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5篇
  免费   262篇
公路运输   1919篇
综合类   1469篇
水路运输   828篇
铁路运输   578篇
综合运输   5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adopted by Chinese manufacturers with regard to the Belt and Road.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n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and pricing strategies. The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hines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S) structure, vertical Nash (VN) structure, and foreign retailer Stackelberg (RS)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game model is developed among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 foreign retailer, and cross-border e-tail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s for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bargaining power. Moreover, foreign retailers can obtain higher profit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the VN structure. However, the level of profit for foreign retailers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ompetition with cross-border e-tailers under the MS and RS structures. Finally, consumer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an obtain a higher surplu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all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
3.
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放样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方法,并以自主研制的FunGra系统为图形环境,通过建立基于功能图形对象的路线施工测量计算对象模型,以及在系统中提供创建和操作这些功能图形对象的便捷机制,实现了一个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系统。现场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选择适应工程机械使用特点的柴油机,对工程机械配套的柴油机选型方式进行了概括分析,着重介绍在柴油机对比选择时的关键性能参数。说明了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抗过载能力的特殊要求,总结出通过性能参数和曲线的对比来匹配选择柴油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辽宁交通科技》2006,(2):24-26
主要介绍了国外研究较为成熟的两种评价沥青胶结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两种方法的试验原理和过程,并分析了G*sinδ与DER指标在评价疲劳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灰色模型的铁路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技术创新基本理论,结合铁路技术创新实际,从效益(经济、社会)增长、市场状态(市场份额、市场营销)改善和创新主体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提高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铁路技术创新绩效的多级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层次灰色评价模型(HGM),运用该模型对铁路技术创新绩效分别从整体和分项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铁路技术创新绩效绩优度为“一般”,其主要原因在于铁路运输市场状态改善中市场份额扩大程度较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层次灰色评价法(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为一种评价铁路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邱训兵 《桥梁建设》2007,(A02):127-129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凉水河特大桥部分墩台需在冬季施工,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高性能混凝土冬季施工强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此指导施工。介绍回归方程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仿真计算了列车以不同速度匹配通过不同类型纵断面时动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并且根据现行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规范加以评价。结果表明:在本文设定的不同类型纵断面条件下,如单面坡划为多坡段或凹型坡加设分坡平段或凸型坡加设分坡平段,无论是高中速客车还是高低速客货混跑,采用新设计方案计算得到的指标略大于采用原设计方案得到的相应值,但差异不明显;所有方案下,除个别指标外,安全性指标均未超过合格限值,平稳性指标属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铁济南黄河特大桥为京沪高铁和太青客运专线四线共建桥,其主桥采用(112+3×168+112)m下承式连续刚性梁柔性拱型式.采用现场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济南黄河特大桥钢桁梁主桥的动力性能、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横向、竖向刚度均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实测梁体横向和竖向1阶自振频率分别为1.57和1.72 Hz,与测试速度内动车组的横向和竖向强振频率相距较远,未出现共振;动车组作用下的梁体最大竖向动力增量为设计荷载的3%,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20 Hz低通数字滤波后)均小于0.5m·s-2,梁体横向和竖向振幅均较小,能够满足300 km·h-1动车组运行要求;动车组通过主桥有砟区段的安全性指标小于允许值,车体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动车组车辆动力学响应在主桥和引桥不同轨道结构线路区段的实测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