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stimating th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TTR) of urban arterial is critical for real-time and reliable route guidanc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sophisticated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state-of-art procedures for arterial TTR estimation usually assume that path travel time follows a certain distribution, with less consideration about segment correlations.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is usually unrealistic becaus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urban arterial is the dependent structure of travel times on continuous segments. In this study, a copula-based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s travel time is proposed to model arterial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TTD), which serves as a basis for TTR quantification. First, segments correlation is empirically analyzed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opula models are examined. Then, fitting marginal distributions for segment TTD is conducted by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the best-fitting copula is determined in terms of the goodness-of-fit tests. Last, the model is examined at two study sites with AVI data and NGSIM trajectory dat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path TTD estimation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copula-based approach, compared with the convolution model without capturing segments correlation and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 fitting methods. Furthermore, when considering the segments correlation effect, it was found that the estimated path TTR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by the convolution model.  相似文献   
2.
盾构法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建设中,盾构管片的病害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文章针对某地铁在建盾构隧道突发管片破损病害,绘制了管片破损病害展布图,分析了相关资料和检测数据,明确了病害的成因机理,制定并实施了相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管片背后大范围空洞导致围岩对隧道的约束不足,引起已成型隧道在盾构机反推力和扭矩、同步注浆浆液浮力、刀盘水土压力和扭矩等作用下发生类压杆弯扭失稳是导致该病害的主要原因;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表明"背后注浆填充+破损部位修复"两阶段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管控同步注浆质量,防止隧道轴线偏移引起盾构管片发生开裂破损等病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采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旧桥几何尺寸测量的主要内容、优点、测点布置情况及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免棱镜全站仪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双车道高速公路越江盾构隧道为例,设计了一种10块分管片结构,其分块为1K(18°) 2A (31°) 7B(40°)=360°。对采用匀质圆环和铰接圆环模型模拟装配式管片结构,进行了不同拼装方式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得出了不同模型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图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匀质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大正负弯矩和最小变形,而采用铰接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小正负弯矩和最大变形以及最大和最小剪力,不同的拼装方式控制不同的内力和变形设计值。  相似文献   
5.
汽车变速器磨损轴承振动信号混沌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讨论了判断时间序列具有混沌性态的准则,探索了求时间序列奇异吸引子嵌入维数的方法,并用G-P算法求关联维数,在尝试用几个传统的奇异吸引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之后,将它应用于计算一组变速器磨损轴承加速度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计算表明,变速器振动信号具有分形特征,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轴承技术状况与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密切相关,它们均在2维与3维之间,随着轴承磨损加剧,它向3维逼近,当样本点达到一定数目  相似文献   
6.
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准周期强迫园映象中两频率准周期吸引子的无穷多维数Dq、奇性强度α(q)的点集维数f(α),并给出了相应的图线。  相似文献   
7.
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提出膨胀接触压力概念的基础上,采用接触单元对膨胀接触压力和膨胀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膨胀接触压力与膨胀岩土分布、厚度、结构及地层刚度等的关系;同时对膨胀岩土地层中盾构隧道"荷载-结构"模式外荷载及"梁-弹簧"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直接应用到成都地铁2号线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的结构分析中,得出了盾构隧道在不同膨胀岩土层、膨胀力、埋深和拼装方式条件下的结构内力值,对隧道结构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软土地区通缝拼装地铁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隧道管片环缝接头处的详细构造,对管片错台模式下的隧道纵向变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隧道纵向结构变形安全评估方法,确定了相应的控制准则和评估流程,形成了一套隧道结构纵向变形的安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武汉长江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在开始生产之前,成立了QC质量攻关小组。小组运用QC方法,严格按照PDCA循环步骤,针对在管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及摸索,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配合比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最终成功解决了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基于结构物表面纹理特征跟踪的支座振动位移测量算法易受光照、背景杂波、运动模糊等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特征跟踪的铁路桥梁支座振动位移测量方法.利用大津法与连通体分析法获取感兴趣目标,并基于感兴趣目标确定线跟踪区域,提高支座位移计算效率;利用一种直线鲁棒检测算子,快速提取桥梁支座振动过程中线跟踪区域中的线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