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发生出发晚点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初始晚点时间利用运行图缓冲时间进行运行调整的策略。该策略旨在尽量避免连带晚点,并使所有受影响列车尽快恢复正点运行。最后建立了列车运行图的实时调整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对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decentralized consensus protocol for platooning of non-identical veh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ous time-varying communication delays. The proposed control protocol makes use of a state feedback and to this aim drivetrain dynamics are modeled as third-order linear system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convergence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derived by using an appropriate Krasovskii functional,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the platoon in reaching the required regime with an exponentially bounded behavior. The proposed LMI-based approach allows to estimate both delay margin and decay rate. Moreover, convergence is proven unde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pologies by means of a Lyapunov-Razumikhin function, and the assessment of a string stable behavior has been also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High-fidelity simulations with Plexe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 different driving condition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communication impairment.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models are used in the validation stage to further prov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ith respect hard delay and packets losses.  相似文献   
3.
为减小载荷识别问题对原系统先验知识的依赖,采用系统的自适应延迟逆模型识别时域载荷。采用自适应算法辨识延迟逆模型,代替了一般识别方法中的系统特性矩阵求逆过程,避免了病态问题。随后将工作状态下的响应作为逆模型的输入,则其输出就是时域载荷的延迟估计。通过对两端简支梁结构进行载荷识别的仿真研究,以及对双层隔振试验台架的试验研究,识别了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需要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因此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考虑一个马氏排队清空系统,将其看成一个在站台服务的容量无限的交通服务系统,顾客按照泊松过程到达系统后接受服务,而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假设交通工具容易出现故障,并且经过一个服从指数分布的延迟时间后,才能得到修理.在几乎可见情形下,顾客根据前面已进入系统的人数决定是否进入系统,结合一个线性支付函数,获得了顾客的均衡离开策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2/O法处理焦化废水的一个实例。介绍了天铁焦化公司生产废水的来源、处理现状,工艺流程及运行现状,并针对工艺现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空间重构法,对道路交通中的车流量进行模拟分析,在选择适当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关联维度,即车流量这个时间序列的吸引子维度.得到的关联维度是个大于2的分形维,说明构成此序列的交通系统是个混沌系统.如果要进一步构建此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至少需要3个独立的参数变量.此方法为道路交通预测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怡  王炜  李志斌  付茜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29-32,50
表征骑车者舒适程度的指标"超车事件数"较为合理地体现了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基于超车物理机理的Hummer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中国道路及自行车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因此其在中国地区运用尚存不足。据此,修正模型引入影响较大的延误事件和自行车骑行者的超车动机2个参数,对物理分割的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进行了研究。比较南京实地勘测的事件数据和各类预测数,相关性相对Hummer模型增大,拟合结果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柴油清净性对柴油机喷嘴结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XUD-9柴油发动机台架上,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推荐标准SH/T 0764-2005<柴油机喷嘴结焦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油品对柴油机喷嘴结焦阻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有效的柴油清净剂,对柴油机喷嘴具有显著的清洁效果;我国车用柴油的清净性能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已有的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徐变计算方法,该方法分离了以骨料为主的弹性和以砂浆基质为主的滞弹性;采用了Kelvin链来模拟黏弹性并表现了混凝土的老化作用和滞后效应的时间;引入滞后效应时间比例因子考虑时间对混凝土滞后效应的响应速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变化过程受其滞弹性影响较大而最终状态几乎不受影响,时间比例因子在结构卸载或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对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罗松  张浩然 《隧道建设》2010,30(3):317-319,335
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尚属首次,为探讨解决盾构施工造成地层的滞后沉降引起的地表塌陷问题,通过对产生滞后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施工经验,提出砂卵石地层滞后沉降的预防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只要对滞后沉降给予足够认识和充分重视,并采取恰当措施,滞后沉降引起地表塌陷是完全能够减少甚至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