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广州交通模型的交通影响评估方法"体系,阐述了应用广州交通模型把握研究项目宏观出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细部模型的技术步骤,提出了基于城市整体模型的交通影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公共交通线路调整影响分析是一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创新与反馈相结合的复杂过程,是一个要涉及协调多方面利益和目标的寻优过程。本文基于四阶段交通模型理论,使用O-D反推技术和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设计了公共交通线路调整影响分析流程,达到更实际、更合理的交通分配结果。以8图层架构为基础,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最后使用TransCAD实现系统。通过某市实际的公交路网的模拟计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带延迟过境O-D流估计问题建立了概率分布约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计了求解算法,利用这个模型分别估计出驶入车流量、过境车流量占路段车流量的百分比和流出车流量的大小,并且对模型进行了样本数据有误差时的抗差分析。结果发现当路段交通量数据有不超过3%的误差以及路段上不同去向交通流量的比例有较小摆动时,该模型总体结果能达到8%的相对误差精度,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从路段流量估计OD交通量的新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给出了一种增广的用户平衡配流问题的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然后提出了一个从 路段流量估计OD交通量的双层规划棋型及求解算法.由于新方法再生迭代无需计算和存贮路 径流量,只需用到路段流量,因此可以适用于大型城市交通网的OD需求估计向题.  相似文献   
5.
在软土地区,尤其是在临近水域处,超大深基坑开挖施工可运用水力冲挖法.依次介绍了水冲法的工艺原理、特点、方案、流程,以及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文中以超大深基坑分区后的某单块基坑为例,分析了水冲法和传统机械开挖的效率,测算了经济成本,归纳出可能的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对比分析可知,水冲法非常适合临近水域的超大基坑的开挖,可应用在诸如大型机场航站楼在内的大型基坑的开挖.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邻路口的交通特性,基于UTC-SCOOT提出控制这种特殊路口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邻路口的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OD反推理论具体应用过程中碰到的关键问题,包括初始矩阵的标定、观测路段的选择、路径选择模型的标定、路阻函数的确定及反推精度的检验,并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停车需求交通出行O-D法与路网容量对停车需求的影响,以区域路网总容量及路网服务水平为约束,对停车需求的交通出行O-D预测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路网容量对停车需求预测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OD矩阵是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决策支持数据,OD矩阵估计是获得OD矩阵数据的一种先进技术方法。主要对道路交通系统的OD矩阵估计(静态和动态)方面的相关主要文献进行概括总结与简单评述,包括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主要涉及道路观测点的优化布设、静态OD矩阵估计模型及算法、动态OD矩阵估计模型和方法等几方面。最后,总结了近期OD矩阵估计方面的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干线交通流的时变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给干线协调控制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交通流时空特征的干线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方法。首先利用交通流时间相关系数和空间相关系数分析交通流的时空特征,根据交通流的时间特征改进时段划分方法;引入相邻交叉口关联系数和不停车通过路口车辆数作为子区划分指标,在时段划分的结果上进行子区划分,以交通流的空间特征改进合并指数法,实现子区划分方案的更新。最后,以玉林市民主路为例验证该方法,结果显示,干线系统的总延误、车均停车延误时间、车均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19.5%、23.4%、16.7%,该方法比传统交通控制时段划分方法更能适应交通流的时空变化趋势,显著提高干线交通流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