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理欲的灰度
引用本文:胡晶晶,冷友伟.理欲的灰度[J].中国电动车,2006(3):159-160.
作者姓名:胡晶晶  冷友伟
作者单位: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二程即程颢、程颐,开创了宋明理学的新体系。“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基于理基础之上的理学最高境界。天理是第一性的,是最高的精神实体,二程认为只有存理灭欲才能达到“与理为一”的道德境界。这种在“理”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探讨,从“理”推论到伦理在回归到“理”的一种过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然而,存理灭欲却是令人质疑的, 是矛盾的,是泯灭人性的过激思想。程颢、程颐的“天理”不是自然习得的,而是通过“居敬集义”、“克己改过”这种外因教化的,必定会存在着人为的改变。天理、人欲之间本身是统一的,但是不是一体的,其本身就存在着一种间隙,可以称之为“灰度区”。人的至善、至恶,实质上是灰度区的差异。

关 键 词:自然  灰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