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被面包车碰撞的运动学规律 |
| |
作者姓名: | 张诗波 刘澜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2. 西华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02214);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szjj2015-044);四川省教育厅自然重点科研项目(16ZA0162) |
| |
摘 要: | 为了丰富人车碰撞事故运动学理论,同时为面包车碰撞行人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理论支撑,对20~110 km·h-1车辆碰撞速度下行人被面包车碰撞后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多刚体建模系统PC-Crash软件构建面包车与行人碰撞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获得多种碰撞条件下行人碰撞后的纵向/横向抛距、抛射高度、抛射角度、空中旋转圈数、躯干合成速度和头部合成加速度等运动学数据。结合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14例具有可靠数据的事故样本进行比较验证。定义并提出了行人被面包车碰撞后的拱推型运动形态,以区别于长头车碰撞的卷绕型和平头车碰撞的推掷型。结果表明:拱推型碰撞中行人会在瞬间被加速到车辆碰撞速度的111%~127%;在高速(110 km·h-1)碰撞中,头部合成加速度值超过3 000 m·s-2,头部损伤指标(HIC)值超过7 500;行人空中旋转不超过3圈,被抛高度不超过4.0 m,抛射角度介于6°~11°;行人抛距与车辆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模型进行描述;碰撞接触位置、车型外廓参数、行人行走速度和行人碰撞姿势对行人被抛运动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标准碰撞的影响程度一般在5%以内,最大不超过10%(边翻型除外);行人头部损伤安全界限(HIC值为1 000)对应的车辆碰撞速度约为55 km·h-1;边翻型碰撞中行人的运动形态与拱推型差别较大,横向抛距最大可达12.0 m。
|
关 键 词: | 汽车工程 运动学规律 事故仿真 面包车 拱推型碰撞 NAIS |
收稿时间: | 2017-09-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