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塘隧道右线坍塌原因及处理方案
引用本文:陈鲤辉.大塘隧道右线坍塌原因及处理方案[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13):112-113.
作者姓名:陈鲤辉
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摘    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向山区的延伸,隧道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大塘隧道是广西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右线起止桩号为K35+090~K35+550.隧道全长460m。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受构造影响,沟谷深切,呈V型谷.坡度较大,隧道入口自然坡度为20°-30°.出口自然坡度为40°-45°,隧道中部为山丘的鞍部,横向坡度不大,山体最高点为K35+265,海拔高度为301.3m.出洞口部位纵向坡度较大,向前约50m处为一深沟。隧道地表植被多为次生林,局部为人要种植的幼桉。隧道右洞施工至K35+409时,发生了顶部坍塌.本文着重对本次塌方的原因和相应处理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 键 词:隧道入口  坍塌原因  高速公路建设  横向坡度  低山丘陵区  工程数量  地形起伏  海拔高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