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层状围岩变形特征的高地应力陡倾板岩隧道合理洞型研究
作者姓名:张俊儒  马凯蒙  方钱宝  孔超  焦康杰
作者单位:1.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31;2.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3.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2;4. 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重大课题项目(2017G006-B);高铁联合基金项目(U1934213)
摘    要:即将开工建设的川藏铁路雅安至昌都段,隧道穿越地层多以陡倾(立)变质层状板岩为主,埋深大都在千米左右,地应力高或极高,其建设面临着很严重的大变形问题,给设计阶段初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以上工程背景,基于层状围岩的变形特征,对高地应力陡倾板岩隧道的合理洞型选择展开研究。首先通过解析计算分析圆形洞室层状围岩的变形特征,并进一步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马蹄形洞室的变形特征,经相互对比验证数值计算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高地应力陡倾板岩地层单洞双线隧道、双洞单线隧道选择对控制变形的优越性,最后在选定的双洞单线隧道洞型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与岩层倾角垂直处围岩以结构变形为主,结构面张开变形与薄层结构的弯曲变形为变形的主要来源,且垂直结构面方向围岩变形程度与影响范围均大于其他方向;从控制隧道变形及开挖影响范围考虑,在高地应力陡倾(立)板岩地层采用双洞单线隧道更为合理;在高地应力陡倾(立)板岩地层中,单线隧道高跨比为1.02~1.06时,变形控制最好,而圆形隧道由于开挖面积的增大并非为最优断面。

关 键 词:隧道工程  陡倾(陡立)层状板岩  高(极高)地应力  洞型选择  变形特征  
收稿时间:2020-02-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