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模拟酸雨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研究综述
引用本文:任青阳, 靳红华, 肖宋强, 王飞飞, 陈斌. 模拟酸雨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研究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2, 22(5): 41-72.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2.05.002
作者姓名:任青阳  靳红华  肖宋强  王飞飞  陈斌
作者单位:1.重庆交通大学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3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6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0jcyj-zdxmX0012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CXQT19021重庆英才计划CQYC201903026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21210
摘    要:
为深化对酸雨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演变机制的认识,论述了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腐蚀机理、侵蚀模型和物理力学性能时变过程;分析了酸雨锈蚀钢筋的溶液腐蚀机理和大气动态冲刷机制,总结了锈蚀钢筋形貌表征与锈蚀率指标定量化研究成果,归纳了已有锈蚀钢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和本构模型,概述了钢混界面黏结性能演变规律和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梳理了梁、柱构件及结构静、动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的室内试验结果、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仿真结果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研究结果表明:酸雨腐蚀混凝土可归因于酸雨离子成分的交互作用,亟需适用性较强的理论模型以揭示腐蚀和扩散机制;室内加速试验揭示了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时变规律,应完善室内加速试验制度,搭建耦合宏细观层次关键指标的混凝土损伤评价体系和预估模型;酸雨加速锈蚀钢筋试验多基于均匀锈蚀,钢筋腐蚀方法和形貌表征逐渐向不均匀锈蚀发展,应进一步发展高精度扫描技术,借助统计分析理论建立钢筋不均匀锈蚀特征参数,优化钢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通电锈蚀试验和拉拔试验演绎了钢混界面黏结性能演化规律,并建立了黏结-滑移本构关系,但忽略了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且锈蚀过程显著区别于自然锈蚀,应考虑酸雨环境与材料特性复杂多变的特点,研究细微观钢混界面损伤行为,揭示酸雨环境、材料特性与黏结性能的内在关系;酸雨侵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效性能研究多集中在试件层次,且采用腐蚀试验与承载力试验分阶段进行,忽略了荷载-环境的耦合作用,试验所设环境较为单一,试验制度与方法亦未统一,应对标实际工程,考虑实际结构承载和环境工况,搭建长期荷载-酸雨侵蚀耦合作用试验系统,探索荷载-环境-材料多场关联机制,完善理论计算方法与数值仿真手段,揭示结构长期性能演变过程,并推动现场暴露试验发展,量化室内-现场映射关系,指导工程实际。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期性能   综述   酸雨侵蚀   耐久性   演变机制
收稿时间:2022-04-19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