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的设计
引用本文:朱顺应,王宇,吴景安,陈秋成,王韡.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的设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73-83.
作者姓名:朱顺应  王宇  吴景安  陈秋成  王韡
作者单位:1.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2.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2337);
摘    要:为弥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方面对电动自行车考虑不足的情况,有必要对由人力/电动自行车组成的饱和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进行研究。以非机动车饱和混合流为研究对象,从非机动车的物理运动宽度组成出发,通过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的影响因素,对分类自变量进行组合筛选;建立了不同组合类型下的非机动车速度与运行摆幅、路侧安全净距线性模型,得到性别为女性、年龄为老年和车型为电动自行车为最不利组合的结论;根据非机动车道的85%位运营速度确定最不利组合下的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进而确定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针对非机动车道宽度合理性验证的准确性问题,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运用速度熵来验证基本需求宽度合理性的方法,并以多条非机动车道路段为例进行了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单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1.65、 1.50 m;在绿化带、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两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2.90、 2.80、 2.65 m。在同一车道数和隔离方式下,车道宽度越宽,交通流速度熵越高;随着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以基本需求宽度为拐点,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流速度熵变化幅度增大,稳定性更...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非机动车饱和混合流  车道基本需求宽度  摆幅  路侧安全净距  速度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