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刘星辰,黄锋,陈树汪,王安民,杨冬.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与成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35-44.
作者姓名:刘星辰  黄锋  陈树汪  王安民  杨冬
作者单位:1. 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滇西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部分隧道工程在穿越水热活动带时会面临高温挑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揭示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以腾越隧道为例,采用地质构造勘察法和温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的水热活动循环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大地热流值对区域地温带进行了划分,利用SiO2地热温标对隧道热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受地质构造影响,该区域水热活动的热源来自火山岩浆,褶皱与断裂是热水循环增温的主要通道,水源补给则来自大气降雨,热水循环、增温、径流期间的水岩反应导致水体Ca2+上升;腾越隧道沿线以中、低温地热系统为主,该区域内的热量传递以热传导为主,隧道全线的热害占比高达87.3%。

关 键 词:隧道工程  地质工程  隧道热害  水热活动带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热水循环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