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土拱效应计算理论比较与讨论
作者姓名:胡惠华  何开  陈鑫  李立刚  邬远明
作者单位: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200
基金项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201003,202120)
摘    要:系统地阐述了土拱效应的起源、验证与发展,并详细介绍了土拱效应在桩承式路堤、挡土墙、被动桩等领域中的应用。将各领域中的土拱方法分为微分单元法与合理拱轴线法,指出各方法中理论上的区别及计算结果差异。微分单元法起源于粮仓效应中的Janssen连续介质模型,最先由Terzaghi提出,后续学者对微分单元法的改进也借鉴了改进的Janssen模型思想;合理拱轴线法即“结构拱”法,起源于普氏拱理论,与土拱效应应力转移本质有些出入。最后,讨论了微分单元法中的侧土压力系数与应力偏转迹线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侧向土压力系数新的表达形式,改进了以往水平方向静力不平衡问题,将微分单元法引入抗滑桩,为抗滑桩土拱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土拱效应  粮仓效应  颗粒物质  连续介质模型  侧向土压力系数
收稿时间:2022-04-22
点击此处可从《路基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路基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