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桥头搭板受力特性及适应性
引用本文:俞永华, 谢永利, 杨晓华. 桥头搭板受力特性及适应性[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6, 6(3): 51-56.
作者姓名:俞永华  谢永利  杨晓华
作者单位:1.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北京 10010;;2.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基金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
摘    要:
运用MARC软件, 通过研编用户子程序模拟车辆的移动荷载, 应用迭代接触算法Contact和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搭板与填土之间接触和脱空的不同受力状态, 并基于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地基模式, 考虑搭板受力和变形的耦合, 分析了搭板的受力特性和适应性。当脱空长度在1.08 m范围内时, 板底弯拉应力值与完全弹性支承时相等, 但随着脱空长度的继续增大而显著增大, 完全脱空时板底弯拉应力与简支板相等, 板底最大弯拉应力的荷载作用位置在桥台与1/2板长之间。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 长度6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3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8 m长度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4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而10 m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5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搭板   MARC软件   受力特性   适应性
文章编号:1671-1637(2006)03-0051-06
收稿时间:2005-10-17
修稿时间:2005-10-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