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手机操作类型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双语出版)
引用本文:高岩,罗毅,尤志栋,周穆雄,郝会龙.手机操作类型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双语出版)[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4):1.
作者姓名:高岩  罗毅  尤志栋  周穆雄  郝会龙
作者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5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60);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项目(2016GABJC31);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LLYJGAJT031)
摘    要:为了探究行车过程中手机使用模式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依据功能类型及使用模式将手机操作分为8类,利用驾驶模拟器开展试验,提取跟车速度、跟车间距、车头时距、横向偏移距离、方向盘转角5项指标表征车辆的横向、纵向运行状态,定义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信息熵、注视点区域分布比例、注视时长、扫视频率、扫视时长、眨眼频率、眨眼时长7项指标表征驾驶人眼动特性,分析驾驶人进行不同手机操作时的车辆运行特性与驾驶人视觉特性,并利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上述指标作为驾驶人跟车行为衡量指标的有效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8类手机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具体手机操作的分心内容、形式和动作时间,对具有相近功能的两两操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手机操作行为对选取的各项车辆运行指标与驾驶人视觉特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对驾驶人跟车绩效影响由大到小的手机分心操作依次是发送文字信息、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文字信息的编辑和阅读等操作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影响大于其他手机操作;研究结果可帮助驾驶人明确不同手机操作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跟车行为  灰色关联分析  手机操作  驾驶分心  
收稿时间:2017-08-11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