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激光雷达的纵向坡路动态可行驶性预测(双语出版)
引用本文:赵健,李雅欣,朱冰,孙博华,李至轩.基于激光雷达的纵向坡路动态可行驶性预测(双语出版)[J].中国公路学报,2019,32(6):147-157.
作者姓名:赵健  李雅欣  朱冰  孙博华  李至轩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 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5;2. 吉林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1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225,51775235);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7TD-20)
摘    要:为解决智能汽车在含有纵向坡路的环境中行驶时所涉及的环境感知与路面可行驶性理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动态、不确定性路面可行驶性预测方法。首先,利用PreScan,CarSim与MATLAB软件搭建虚拟行驶环境,并建立激光雷达物理模型提高虚拟点云的保真度。其次,进行基于激光雷达的动态可行驶性研究,利用路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基于车辆未来行驶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下的间隔栅格地图;在间隔内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路面的法向量,利用平面法向量计算路面纵向坡角并利用车辆姿态补偿得到大地坐标系下的间隔坡角和道路轮廓信息,并探讨天气对道路轮廓估计结果的影响;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特性和道路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可行驶性概率并预测可行驶性。为了快速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可行驶性预测方法,搭建相应的自动测试环境并设计测试方法。首先分析并测试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因失效造成预测失败的临界关键工况,接着在虚拟行驶环境中建立自动化测试流程,加强对关键工况区的采样,总计通过402组测试工况验证可行驶性预测算法,预测准确率达到87.81%。最后,在实车平台和真实测试道路上对算法流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对车辆在纵向坡路上的可行驶性进行动态的、基于概率性指标的预测。

关 键 词:汽车工程  可行驶性预测  仿真测试方法  车辆动力学  智能汽车  激光雷达  
收稿时间:2019-03-2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