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宝兴县城周边4·20芦山强烈地震地质灾害触发效应
引用本文:胡卸文,林晋辉,张茂淳,徐皓,吕俊磊,顾成壮.宝兴县城周边4·20芦山强烈地震地质灾害触发效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26(4):599-608.
作者姓名:胡卸文  林晋辉  张茂淳  徐皓  吕俊磊  顾成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175)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0336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JTU11ZT14)
摘    要:四川省 4·20 芦山7.0级地震具有震级高、破坏性强等特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以崩塌落石为主,滑坡不发育.与汶川 5·12 特大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相比,无论规模还是数量均显示较轻,但是处于地震影响区的宝兴县城却是个例外,县城周边山体因地形陡峻,表现出崩、滑灾害发育的特点.通过地震前、后对宝兴县城周边地质灾害现场地质调查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数量分别由地震前的3、1、3个(条)变为地震后的21、1、3个(条);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和模数分别由地震前的0.38个/km、0.34万m3/km变为地震后的2.02个/km、5.59万m3/km;地震后发育密度及模数分别是地震前的5.3和16.4倍;地震产生的边坡破坏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段剖析可知: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单薄山脊以及地形坡度陡峭处,岩质边坡以崩塌落石为主,松散层边坡则以滑坡为特征,但大型滑坡少见;地震对处于斜坡地带(非单薄山脊部位)大型松散堆积体等整体复活很少,只是局部陡缓交界部位存在坍滑或震动裂缝,整体稳定性较好,说明强震并不一定会诱发古滑坡等大型松散堆积体的整体复活. 

关 键 词:  20  芦山地震|宝兴|地震地质灾害|触发效应
收稿时间:2013-05-30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