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无远弗届与生番地界——清代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与外洋国土理念的转变
引用本文:李智君.无远弗届与生番地界——清代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与外洋国土理念的转变[J].海交史研究,2017(2).
作者姓名:李智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福建厦门 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与东南沿海基层社会应对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13ZD&09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2016年10月"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摘    要: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清政府在朝贡时代,对海上遭风船舶和漂流民的救援,与其宗主国的地位非常相称。最彻底的救助对象,是肩负着政治使命的贡船和船员,以及护送中国遭风漂流民回国途中再次遭风漂流的外国船只,救助数量最多的是海上往来频繁的商船和船员。由亚洲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第一岛链围成的海域,即黄海、东海和南海所在的区域,相当于亚洲的地中海。大国与小国,虽然从表面上看,地位并不平等,但本质上并没有形成大国殖民小国的关系,因此,相距遥远的岛国吕宋,才会想方设法要加入这一朝贡体系。西方殖民者的出现,使得东亚传统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海上国际救助体系,被彻底打破。尤其是英国入侵后,原本是大清国通过海上救助"宣示圣恩,俾该国之人咸知我皇上怀柔怙冒之至意"的区域,转眼间变成了各国相互厮杀的战场。原本被列为"化外之民"的台湾原住民,因他们生存的"化外之地",有别于清政府建章立制的"教化之区",而成了西方列强急于趁机掠取的"无主空间"。清政府被迫改变现状,"开山抚番",以保住外洋岛屿。然而,清政府的这一举措,固然顺应了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的转变,却没法改变自己日趋衰落的国势。最终台湾还是在大清国的手里,被东亚新霸主日本吞并。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制度的变化,如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了有清一代东亚海域国际地缘政治的风云变化。

关 键 词:台湾岛  外国漂流民  政府救助  外洋国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