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软弱黄土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测试
引用本文:赖金星, 王开运, 来弘鹏, 邱军领, 谢永利. 软弱黄土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测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 15(3): 41-51.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15.03.006
作者姓名:赖金星  王开运  来弘鹏  邱军领  谢永利
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 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4;2.南洋理工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加坡 639798;3.亚利桑那大学 土木工程与工程力学系, 亚利桑那 图森 AZ857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29,51378071);青海省交通科技项目(2009-08);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15GY185)
摘    要:
为研究软弱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 优化黄土隧道设计理论, 以西宁过境高速公路某黄土隧道为依托, 选取杂填土段、深埋段和浅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测试, 从支护受力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计算方法以及对比验证等方面, 对围岩与初支接触压力、初支与二衬接触压力及二衬和仰拱混凝土的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 拱顶、拱肩处的压力值较大, 是黄土隧道最危险的部位, 容易发生坍塌; 围岩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 现有方法在计算黄土断面围岩压力时存在较大的误差; 深埋段围岩压力稳定时间最短, 浅埋段次之, 杂填土段时间最长; 软弱黄土隧道“新奥法”原理指导下, “强初支, 弱二衬”设计理念的采用, 使二衬荷栽承担比例控制在11%~36%范围内, 充分发挥了初支对围岩变形的抑制作用, 二衬仍作为安全储备。


关 键 词:公路隧道   软弱黄土   支护结构   力学特性
收稿时间:2014-1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