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日港口投资体制之比较
引用本文:杨建勇.中日港口投资体制之比较[J].水运管理,1997(1):12-14.
作者姓名:杨建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摘    要:港口作为铁路、海运、公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是货物水陆转运的重要枢纽。1995年,世界海运量的总吨数已经接近50亿吨,占世界贸易量的90%。目前,全世界共有近一亿个大中小各类港口,年吞吐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港口的吞吐量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的功能日趋多元化,由单一的水陆转运功能朝着流通、产业和城市化等多功能方向转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产品流通量的大幅度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与世界贸易量增长的总体趋势来看,贸易量的增长总是要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据资料统计,世界经济增长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5个百分点左右。世界贸易量的增加,一般都可以通过沿海港口的吞吐量直观地反映出来。要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主要取决于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这就需要增加港口基本建设的投资。本文拟就中日两国的港口基本建设投资体制问题,作一比较分析。 一、中日政府的港口政策的比较 港口政策是国家交通政策中的一个组成

关 键 词:港口建设  投资体制  中国  日本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