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滑桩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肖广平,王清,陈宇.抗滑桩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J].中国水运,2014(9):127-130.
作者姓名:肖广平  王清  陈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236);吉林省交通厅“汪延公路软基滑坡成因机制与治理研究”项目(No.2011-1-16)
摘    要:利用FLAC3D软件对抗滑桩后土体产生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解释了抗滑桩作为一种非连续支护结构却能对滑坡起到较好的支护作用的原因;文中通过分别改变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抗滑桩的桩间距,对比分析上述各变量的变化对土拱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变化与土拱效应成正相关,桩间距与土拱效应反相关,且当桩间距大于8倍桩径时桩间土拱效应基本消失,基于对这三个因素的研究,建议在c、φ值较大的土体中可以考虑设置桩径和桩间距均稍大一点的抗滑桩;反之亦然。

关 键 词:抗滑桩  土拱效应  内摩擦角  黏聚力  桩间距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