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及防波堤工程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研究*
引用本文:王金华,章卫胜,张金善,高正荣.连云港港旗台作业区及防波堤工程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研究*[J].水运工程,2016(4):17-24.
作者姓名:王金华  章卫胜  张金善  高正荣
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157);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2M511244);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2509)
摘    要:随着旗台作业区及南北防波堤工程的建成,连云港港主港区已经变成为南北短、纵深长的半封闭的狭窄港域,口门的缩窄以及口门至港池末端纵深进一步增加,势必对港内水体的交换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三维数学模型对工程前后的水体交换能力进行模拟,分析水体交换能力变化的原因,并通过港内水质点的Lagrange运动轨迹进一步认识港内水体的交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港区内受水流动力及港口形态的影响,旗台作业及防波堤工程建设后主港区的半交换周期从约5 d增加至22 d。为了保障港内水域的水质环境,必须严格控制港内水体污染排放。

关 键 词:连云港港  水体交换能力  旗台作业区  数学模型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