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玉训  谢群 《中外公路》2019,39(3):260-264
针对传统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黏结性差、集料易松散、抗滑性能差等缺点,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碎石封层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水性环氧掺量下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蒸馏后三大指标、黏度、拉拔和剪切强度;采用正交试验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进行参数设计,并对其耐磨性能、抗滑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的加入能够极大地改善乳化沥青的热稳定性、塑性、黏度以及黏结强度;与传统的乳化沥青型碎石封层相比,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磨耗值较低、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较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滑性。  相似文献   

2.
郑灿伟 《公路》2022,(4):82-86
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制备70%RAP(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材料)掺量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试验及劈裂试验确定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分别为4.0%、4.3%;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四轮加载磨耗试验评价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耐久性;低温抗裂性略有降低,但仍满足规范要求;推荐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0%。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按照固化剂:水性环氧树脂=3:7的比例制备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对传统冷补料的成型方法进行修正,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在15%左右时,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可达到较优的状态;与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拟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路用性能及其微表处的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通过粘结强度试验、拉伸试验以及储存稳定性试验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轮辙变形试验及车辙试验评价其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性能随着环氧掺量的增加而提高,与普通改性乳化沥青相比,环氧掺量为20%时,25℃的粘结强度提高131%,45℃的粘结强度提高478%;拉伸强度提高6倍;断裂伸长率降低88%,微表处的动稳定度提高2.5倍,轮辙横向变形降低了75%。当水性环氧掺量超过30%时,经24 h静置后后会出现析出现象,最终确定水性环氧掺量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5.
针对桥面铺装防水黏层渗水、黏结力不足引起的沥青铺装层过早脱落、耐久性不足的问题,选取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环氧沥青碎石封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三种防水黏层材料,分别研究黏层材料类型、掺量、适用温度对防水黏层斜剪强度、直剪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并优选油-脂比、防水黏层撒布量和防水黏层类型。结果表明:环氧改性沥青最佳油-脂>比为9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最佳油-脂比为6 %;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环氧沥青碎石封层和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最佳撒布量分别为1.6、1.2、1.0 kg/m2。在常温环境下,优先选用环氧改性沥青碎石封层作为桥面铺装防水黏层,而在高温条件下可优先选用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此时防水黏层具有优异的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6.
弓锐 《公路》2012,(12)
通过变换不同试验条件,采用国产、进口的乳化剂生产出用于稀浆封层的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对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进行测定,分析了水泥用量、乳化剂用量、外加水量、温度、乳化剂品种等因素对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并指出影响规律,为稀浆封层室内配合比的确定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海  刘大昌 《中外公路》2023,(1):215-220
为提高微表处路用性能,该文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并对改性乳化沥青相容性、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储存稳定性试验表明:环氧乳液与乳化沥青相容性良好;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改性乳化沥青形成以环氧树脂为骨架结构的趋势;同时,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乳化沥青与集料黏附性、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20%掺量下,黏结强度提高2倍以上,抗剪强度提升1倍以上;流变试验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够提高乳化沥青抗车辙性能与弹性恢复率,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研究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够显著提升乳化沥青水稳定性能、抗车辙变形性能,在掺量达到20%后,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对于该文中改性乳化沥青体系,建议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0%~20%。  相似文献   

8.
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原材料及稀浆封层混合料进行试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在道路养护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部分替代石油沥青产品,同时增大生物质重油的掺配比例,提出采用生物沥青与石油沥青共混生产乳化沥青,并将其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选用两种乳化剂研究了不同生物重油掺量下乳化沥青的常规性能指标,进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配比例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变化规律;基于室内加速加载模拟试验、低温SCB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生物质重油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重油与石油沥青共混后所生产的乳化沥青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现行再生技术规范技术要求,采用生物质重油部分替代石油产品是合理可行的,推荐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适宜生物重油掺配比例为30%~40%。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长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使用寿命,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稀浆工艺法和热拌热铺工艺法的优缺点,揭示了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使用寿命比热铺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短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改进了原有的稀浆工艺法,并详细介绍了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新的施工工艺即预热拌沥青混合料稀浆工艺及其具体做法、施工参数、施工机械组合,以及预热拌稀浆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预热拌稀浆混合料体系中沥青微珠优先吸附机理。阐述了预热拌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和微表处使用寿命延长的机理。结果表明,预热拌沥青混合料稀浆工艺能够延长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升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使用品质,针对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现存问题,借助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与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固化状态下碎石封层黏结性能,提出了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系统分析了微表处摊铺时机对碎石封层沥青-碎石黏附与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程度,探究了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与交通荷载对开普封层结构强度与表面功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性环氧沥青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与开放交通条件;最终优化了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方法,推荐了最佳施工参数与时机。结果表明: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方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的黏结防水状态,其结果与宏观试验一致。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层间黏结性能,增幅达14.29%以上,具体流程为:碎石封层摊铺后,立即采用前期轻微压实工艺进行碾压1次,待碎石封层养生至表干与实干之间时,采用后期标准压实工艺再碾压1次。基于碎石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可得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为:碎石封层处于表干与实干状态之间。基于开普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及交通荷载影响,可得最佳开放交通条件为:微表处摊铺后常温(25℃)持续养生1~1.5 h,适度开放交通,约2 h后完全开放。研究结果可为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品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技术进行路面修复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加以介绍,着重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修复路面时对关键步骤的把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桥面铺装用的水泥乳化环氧树脂沥青(CAE)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环氧树脂沥青混凝土细微观结构的低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AE微结构中,环氧树脂和沥青均形成网络结构,且形成相互穿插的网络结构;水泥颗粒连接沥青和环氧树脂,起连接介质作用。CAE胶结固化后,会构成3个界面,其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界面为沥青环氧树脂、水泥沥青界面,其界面粘结作用包括机械啮合、物理吸附等;环氧树脂和水泥界面间粘结主要为水化产物Ca2+的化学键合及水性环氧树脂中酯基水解产生羧基,环氧树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在水泥颗粒表面紧密吸附,环氧树脂和水泥界面粘结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现有黏结材料的黏结性能,进而改善开级配抗滑磨耗层的抗滑耐磨性,制备不同掺量的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通过基本性能试验与黏结性能试验,确定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借助荷载磨耗试验,研究了不同黏结材料对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5)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性环氧树脂可有效地改善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黏结性能,最佳掺量为20%;经20000次荷载作用后,水性环氧树脂抗滑磨耗层的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最好,摩擦系数降幅为28.57%,构造深度降幅为33.33%,质量剥落率最低为3.25%。  相似文献   

15.
稀浆封层用的乳化沥青为慢裂型乳化沥青,普通阳离子乳化沥青多为中裂或者快裂型,非离子乳化沥青主要为慢裂。把两种沥青乳化剂进行复配,结合两种乳化沥青的优点制备复配型乳化沥青。主要总结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与不同种类非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复配,并进行乳化沥青的性能测试,是否适用于稀浆封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乳化沥青与再生集料RAP黏附性不足而导致沥青与集料界面黏附性能薄弱,引发沥青路面耐久性差、服役年限短等问题,以不同掺量水泥作为外掺剂,制备乳化沥青胶浆,利用布氏黏度计测试其黏度,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胶浆复数模量G*和相位角δ,Zeta电位仪测定胶浆电位变化特性,确定了水泥和乳化沥青合理掺量;通过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以及FTIR-ATR,GPC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特性,构筑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接触-裹覆-破乳-胶结"四阶段裹覆模型,并提出裹覆评价指标RCD,从而量化分析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固定乳化沥青含量,随着水泥掺量增加,乳化沥青胶浆黏度增大直至凝固;最佳水泥与沥青质量比(30:48)能够提高乳化沥青胶浆黏度,增加复数模量G*并延缓相位角δ增长速度,提高胶浆抵御高温变形能力;水泥加入不利于保持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稳定性;改进水煮法和光电比色法都能有效评价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性能,其中,纯乳化沥青对RAP裹覆程度最低,合适的水泥掺量利于增强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程度,当水泥与沥青质量比为30:48时达最佳;GPC测试结果和改进水煮法及光电比色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RCD能够从微观角度定量地评价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程度。  相似文献   

17.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机常见的故障,以MS9稀浆封层机上装部分为例,对其动力系统、骨料输送系统、乳化沥青输送系统、水系统以及摊铺箱的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安徽省庐铜高速公路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作下封层,根据室内试验进行了配合比组成没计、试验路铺筑与质量检验,结果表明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可增强防水性能,能提高下面层与基层的层间结合,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