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1月18日.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与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签定了一艘4500方/小时绞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600kw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海旭”全球最大非自航重型绞吸挖泥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论文介绍了国内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四型有代表意义的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和国外最大的两艘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可以看到国内自主研制能力已经步入国际领先行列。集成船舶设计通用原理和绞吸挖泥船专业疏浚设备开发技术,用图形的方式表示了该船型设计的主要方面。扼要介绍了“新海旭”的总布置、航区、动力配置、疏浚输送系统和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等,并对大型绞吸挖泥船的作业航区、动力配置方案和疏浚输送系统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文提出的绞吸挖泥船设计原理和对“新海旭”的技术状态介绍可供开发大型绞吸挖泥船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1月3日,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6 600 k W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天鲲"号的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后它将取代"天鲸"号,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下水之后,"天鲲"号将进入调试试验阶段,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天鲲"号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深海人工造岛能力,进一步提升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建造水平的大背景下开发的,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天航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等参研单位,历时5年完成全部研发任务。CCS在项目的研发、图纸审核和现场建造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6.
《船舶》2016,27(4):99-100
正"长天龙"号三峡库区1 000 t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见图1)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自主研发设计,并由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承造的全回转起重船舶,船东为长江航道局。该船于2014年10月22日开工建造,2015年6月18日下水,并与2016年3月31日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11月3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 600千瓦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天鲲号"轮长140米,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万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 000立方米。该船根据地质条件配置4种不同绞刀,可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作  相似文献   

8.
正挖泥船,是一种很神奇的疏浚装备。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挖泥船,不仅融合了中国疏浚史上最高新技术,也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如今,她已经被中国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然而在设计建造这些大国重器背后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6,28(4):16-16
7月13日,由中船集团公司七О八所设计,南通港闸船舶有限公司为上海航道局建造的国内疏浚能力最大的绞吸挖泥船“新海鳄”号下水,该船总长97.8米,型宽17.2米,型深5.0米,满载吃水3.67米,疏浚能力3500立方米/小时,最大挖深25米,排距大于6000米,是目前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最大非自航、整体式、单甲板、钢质方驳型绞吸挖泥船,适用于挖掘粉砂、黏土、中度硬质土。  相似文献   

10.
<正>"吸盘4"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2 000 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图1)。该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全回转舵桨、方尾浅吃水船型,其主要尺度及参数见表1。"吸盘4"号主要用于长江中游航道的应急维护疏浚任务,该船作业区域可覆盖长江A、B、C级航区(含三峡库区)。"吸盘4"号配备宽度为10 m的吸盘装置,最大挖深可达16 m;配备1台功率为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疏浚业首次获此殊荣。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晓明,副总工程师朱荣,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徐而敏等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受表彰。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3月,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近年来,我国在挖泥船研发建造领域进步显著,已成功步入世界疏浚大国之列,备受业界关注。那么,全球及中国挖泥船市场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如何?船型及船队扫描根据挖泥船疏浚机具所采用的不同动力,目前基本上可将挖泥船区分为:机械式、水力式和气动式三大类。其中,机械式挖泥船采用的疏浚机具是各种类型的机械泥斗,按照泥斗的类型可细分为:链斗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水力式挖泥船挖掘机  相似文献   

13.
正"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上海振华船厂建造,已于2017年11月3日顺利下水。该船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适用于国内外港口航道疏浚、岛礁建设及围海吹填造地,具有挖掘强风化岩以及抗压强度45 MPa以内的中弱风化岩能力。该船主要尺度  相似文献   

14.
《造船技术》2012,(1):4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新海工,原名"广东广机海事重工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下属的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GMG)控股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用途船舶研制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注册成立于2007年6月26日,现注册资本人民币3.37亿元。广新海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占地约38.2万平方米,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场地和设施,配备高端研发设计软件和科研仪器设备等,重点研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深海工作船、海上钻探平台及其辅助船、海洋  相似文献   

15.
正7月5日,长江中游航道维护2000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吸盘4")在南通顺利交船验收。长江航务管理局规划基建处,长江航道局规划基建装备处、财务审计处、档案中心、长江航道整治中心,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筹)、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验收。"吸盘4"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3,(2):128
3月28日,由道达海洋重工与荷兰IHC联合建造的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正式交付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为进一步开拓高端特种船市场,道达海洋重工积极与国际、国内名企牵手合作,承接特种船建造。2012年已成功与广船联手为荷兰船东建造了2艘5万吨半潜船,同年又与世界最大的疏浚港航工程装备公司IHC在荷兰成立了道达(荷兰)海洋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6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及荷兰IHC公司设计,上海振华启东船厂建造的两艘耙吸挖泥船——"航浚6008""航浚6009"轮在江苏启东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在智能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航浚6008""航浚6009"轮型长皆为108. 25 m,最大挖深30 m,舱容量6 500 m~3,具有无限航区航行能力。两艘挖泥船配备了当前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疏浚控制系统,具有自动低浓度排放、自动吃水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主开发研制的绞吸挖泥船计算机辅助疏浚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针对土质变化,运用多项高新技术,监测绞吸挖泥船的工作状态,建立施工参数与挖掘土质及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优化、辅助决策与提示,指导疏浚操作人员对疏浚参数的优化改进,从而提高绞吸挖泥船的生产效率。该系统已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和中港集团验收,并在集团多条绞吸船上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型、主尺度和总布置等总体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提升了国内整体绞吸船的设计和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船集团七○八所自主研发、设计的我国首艘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海洋38"号已由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开工建造,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