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为探讨RPC材料应用于隧道管片结构中的可行性,文章通过22根活性粉末混凝土(PRC)构件的大偏心受压试验,确定了不同截面尺寸、配筋率以及有无钢纤维条件下RPC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特性,得到了各级荷载条件下试验柱的整个截面的应变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偏心荷载作用下RPC偏心受压试件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RPC材料制作隧道管片结构时,其厚度可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试件截面厚度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RPC材料本身的抗拉、压强度较高,钢筋在RPC偏压结构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弱,RPC结构可适当减少其配筋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口梁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的裂后塑性行为,选取了裂后线性软化模型作为盾构管片的材料模型,并在内力等效原则下,计算得到了由弹性弯拉残余强度表示的裂后线性软化模型下的塑性轴拉残余强度.通过截面静力平衡方程,引入塑性轴拉残余强度,得到了适用于大、小偏压条件下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完善了钢筋...  相似文献   

3.
随着混凝土分段施工理论的完善及施工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续箱梁因其具有较大的抗弯抗扭刚度、较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而被广泛采用。以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为例,针对裂缝原因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采用Midas/Civil桥梁计算软件对箱梁的抗裂性进行验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二级公路上一联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桥动力有限元离散模型,并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别建立了E1和E2两种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模型;针对该桥的结构特点以及抗震性能目标,给出了不同构件抗震性能验算指标以及验算方法;根据建立的反应谱分析模型对桥梁各关键构件进行了抗震验算分析,给出设计优化建议,为今后同类型山区桥梁抗震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表》(2017年第7号(总第126号)),其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的《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DB45/T 1551-2017)于2017年7月1日批准实施。本次发布的《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DB45/T 1551-2017)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吸收了近二十年来区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试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悬索桥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某些原因导致桥塔横梁处主塔局部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情况,分别建立了主悬索桥、南引桥及索塔单独模型,综合考虑恒载、活载以及温度荷载组合等各种工况下桥塔的受力情况,对最不利情况下桥塔关键截面进行了极限承载力的验算。  相似文献   

7.
由于施工工艺、围岩变形等原因,偏压连拱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通过对偏压连拱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历史,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分别从刚度取值、内力计算、应力计算与验算、变形计算与验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MIDAS CIVIL软件计算拱桥时,由于结构既不是水平方向的也不是竖直方向的,因此在进行验算时要指定结构的类型,否则无法对结构进行验算。在该软件中,对于梁结构按受弯构件进行计算,而柱结构则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所以在进行拱结构的计算时选择结构类型要合理,否则会出现计算结果的偏差。结合工程实例来进行计算和分析,分别对结构进行了梁结构验算和柱结构验算,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光  雷宇超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59-161+218
文章依托新建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72+128+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铁路桥项目,研究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现浇支架的应用效果,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支架体系计算模型。经验算表明,此方法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并且提高工效,对同类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区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的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山区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合理的设计参数、计算理论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开发了新的材料、结构、工艺,形成了同类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指南。本篇阐述了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及取得的相关知识产权,指出了该项目在行业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简化后的桩一岩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岩层坡度变化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并研究了嵌岩深度和桩身强度对陡峭岩层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岩层倾斜角较大时,岩层倾角的变化对桩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但当岩层坡度较缓,且缓于一定坡度比时,岩层倾角的变化对桩承载性状影响甚微;适当加大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提高陡峭岩层上桩基的承载能力,而增大桩基嵌岩深度对桩承载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较为可靠的原位测试技术之一。文章结合某路基软土处理工程实例,分析了由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采用相对沉降法来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同时采用双曲线拟合法或回弹法来检验其方法的可靠性,以保证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导管架基础的安装和连接会受到海况的影响存在一定安装误差,导致灌浆连接段水下灌浆偏心,产生偏心受力。为研究偏心灌浆对灌浆连接段的影响,验证连接段承载能力、导管架基础的灌浆工艺及灌浆粘结质量,本文将按照水下最大偏心灌浆最不利工况,对导管架基础灌浆连接段进行现场原型抗拔试验。原型试验对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灌浆施工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导管架基础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平旋喷桩预支护在软弱黄土隧道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软弱黄土隧道地基承载力,针对研究项目洞口段围岩的特点,提出水平旋喷桩预支护方案.经计算分析,参考水平旋喷桩在其它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初步确定水平旋喷桩加固体的直径、长度、纵向间距等.结合围岩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灰水比、注浆压力、钻机提升速度等施工控制参数开展大规模现场成桩试验.对所有成型桩体直径、长度、3 d及28 d强度进行检验.由检验结果调整预设计参数,得出了水平旋喷桩设计控制指标、施工工艺参数.工程应用表明,采用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软弱黄土地区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可为软弱黄土地区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岩溶隧道处治方案的支护参数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配筋等效法模拟钢支撑对喷混凝土的加强作用,并根据《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中的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公式推导出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算出不同支护方案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再结合隧道岩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水下管道埋深评价效率,提高数据处理质量及能力,文中参考了GB50423-2007及GB50424-2007等穿越段管道埋深评价标准,采用Excel自带编辑功能,设计了基于Excel的计算程序,采用Excel公式编辑器对水下管道埋深检测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实例进行分析及测试表明,该项技术可用于水下管道检测报告的统计与评价,数据评价准确、快速,提高了检测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茅岭互通A匝道桥工程设计实例,阐述了门式框架墩群桩基础的受力特点及群桩效应,并对群桩基础承载力和基桩截面配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基础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西部交通科技》2010,(9):13-16,26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结构具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多项优点,可以解决大跨连续梁或连续刚构中出现的混凝土腹板开裂问题。西部项目"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建设成套技术研究"在详细调研和全面总结前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的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可靠保障。本篇对该项目创新成果进行推介。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high speed railway, there is a dramatic increase of deep-buried and long mountain tunnels, and more and more tunnels are disturbed by high water pressure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Design for tunnel lining with high water pressure is one of the central concerns in the field of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e key problem is to forecast water pressure on the secondary lin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water pressure resistance grade. The upper limit of water pressure on the secondary lining is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shows: (1) There should be an upper limit for the grade of water pressure resistance; (2) It is not very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tunnel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by only increasing the lining thickness haphazard-ly, and the appropriate maximum thickness of secondary lining is 1 m; (3) It is also unsatisfactory to improve the tunnel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by simply increase concrete strength grade. The appropriate concrete grade is between C40 and C50. (4) In view of tunnel structure safety and good operation performance, the upper limit of water pressure resist grade should be no more than 1.2 MPa. When water pressure on the secondary exceeds the designed value,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djust the value to the appropriate range.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