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使汽车电子产业突飞猛进。单从泊车辅助产品来看,从之前的倒车蜂鸣警示系统,到后来的真人语音警示系统,再到现在的可视(音画)泊车系统,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量产车上安装智能自动泊车系统。  相似文献   

2.
德国大众在2008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08年4月21~25日)上演示了其研发的新型自动泊车系统"Park Assist Vision"。驾驶员利用导航仪选定想泊车的位置后,将变速杆挂入 P 档,然后下车按遥控器开关即可自动泊车。车辆自动驾驶停在所选位置上,然后关掉发动机,锁上车门,泊车显得是那么简单。从此倒车入库、侧方位入库将不再令人头疼,而且还可以享受自动泊车系统给你带来的泊车乐趣。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感器、硬件及泊车技术的进步,自动泊车产品由车位附近的半自动泊车、全自动泊车,逐步向最后一公里的场景发展。最后一公里场景分为适用于商场的代客泊车及适用于固定车位的家庭式泊车。论文对家庭式泊车进行系统设计,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功能及工作流程。首先需要驾驶员开一次车,以建立停车场出入口到目标车位的地图及车辆参考轨迹,之后就可以在停车场出入口下车,车辆自主泊车。针对该系统建图流程简单,泊入精度高,支持避障等特点,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最后,对该系统及改进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胡旭峰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3):34-34,36,38,40,42
大众2013款帕萨特即将上市,其在上一款车型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进,其中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由1.5版本升级到2.0版本。自动洎车辅助系统2.0是大众公司的第三代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它可以帮助车辆进入更短的平行泊车位,除了新增垂直泊车功能,还为平行泊车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自主泊车系统是智能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缺少系统性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ALFUS(Autonomy Levels for Unmanned System)框架思想的测试用例构建体系,结合对由泊车事故数据、实际泊车场景数据构成的实际数据以及包含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泊车过程的自主泊车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生成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环境元素集合、测试任务元素集合、两级测试时空顺序,并通过对三者进行整合得到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用例集;其次,提出了以环境类型、任务类型进行划分的自主泊车系统三级四类分级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了基于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用例集的测试评价方法;然后,利用乔哈里视窗理论建立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评价结果分析矩阵,实现了从智能汽车自主泊车系统性能局限、测试方法局限两方面对测试评价结果的分析;最后,考虑现有自主泊车系统技术条件,选用不同型号的具备自主泊车系统的智能汽车进行实车试验,对上述测试方法进行了实践,并分析获得了自主泊车系统功能及性能方面的改进意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智能汽车自主泊车系统测试方法不仅可对测试对象的性能提出改进建议,也能验证测试方法本身的完善性,并证明了该测试方法对于现阶段自主泊车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泊车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进行泊车操作,减少泊车时的心理压力。为了提高自动泊车系统的准确度,提升自动泊车系统在不同车位场景下的成功率,对自动泊车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轮廓车位的性能测试方法,完成自动泊车性能各项评价指标的智能化测试。基于提出的测试方法选取装备自动泊车系统的某款车辆进行了典型车位场景下的实车测试,验证了测试方法的精确性、高效性以及便捷性,为自动泊车系统的开发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1,(9):106-109
PLA智能泊车辅助功能亦称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本刊2011年第4期P78~81曾简要介绍了它的1.0和1.5版。如今2.0版本已经面世,本专栏在第一时间予以解析,以飨读者。系统概述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可以在泊车时为司机提供帮助,它能够自动拨打方向盘。司机仅需控制油门、制动以及挂挡,并可以随时接管方向盘,中止功能。现在,自动泊车辅助系统2.0版不仅能辅助车辆停入更小的路边的平行泊位,而且还能停入垂直于道路的泊位。这两种停车过程都可以通过多次移位即揉库来实现。在平行泊车方面还增添了新功能:可使车辆部分或全部停在路沿(俗称:马路牙子)上,在其它障碍物(树、灌木丛或摩托车)之间停车,  相似文献   

8.
自动泊车不是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大众在2008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08年4月21~25日)上演示了其研发的新型自动泊车系统“Park Assist Vision”驾驶员利用导航仪选定想泊车的位置后,将变速杆挂入P挡,然后下车按遥控器开关即可自动泊车。车辆自动驾驶停在所选位置上,然后关掉发动机,锁上车门,泊车显得是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9.
自动泊车系统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声音提示及影像已经满足不了安全泊车的需求,更具智能化的自动泊车系统(Automatic Parking System)应运而生。由于欧洲汽车制造业发展最早,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引发停车位紧张,从而导致了泊车难等问题,所以欧洲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自动泊车方面的研究。此后,美、日等国的大量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自  相似文献   

10.
《公路与汽运》2008,(3):59-59
目前,各类豪华量产车使用的泊车辅助系统(Park Assist System)都需要驾驶员在车内加以操作,或控制转向,或控制制动。近日大众汽车公司在德国展示的新型PA系统则完全不需要驾驶员的帮助,通过控制一系列的遥控装置,汽车能全自动完成泊车动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见的平行泊车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方法。以基于优化算法的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得出的泊车路径作为训练样本,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建立以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拟牛顿法为内核的自动化训练框架,使自动训练后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既可继承基于优化算法的泊车路径规划方法适用范围更广的优势,又有效解决该方法求解过程计算量大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自动训练后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可依据汽车初始泊车位姿和泊车位信息快速规划出可行的平行泊车路径。  相似文献   

12.
自主代客泊车系统是集智能驾驶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轨迹规划直接关系到代客泊车停车过程的效率、能耗、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梳理自主泊车轨迹规划技术的发展现状,回顾了泊车技术的发展历程,针对泊车过程中单车轨迹规划问题开展调研,分析了面向自主代客泊车轨迹规划研究的进展。鉴于从单车智能到多车协同的转变展现了更大的系统优化潜力,继而梳理了多车协同轨迹规划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泊车场景下的协同规划研究进展及特点。对自主代客泊车轨迹规划的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设计泊车控制器硬件系统架构,然后根据泊车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求,基于原车EPS系统和所选用的单片机设计了泊车测距模块、轮速采集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的硬件电路原理图,从硬件开发的角度设计自动泊车控制器硬件电路。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积极推广自动泊车技术,来自博世、法雷奥的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在众多量产车上应用。作为较早推出该技术的法雷奥,其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历经了几代开发,最新的Park4URemoIe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泊车。另一家欧洲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冈最近也在开发基于360°全景系统摄像头的自动泊车技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全自动泊车已经成为可能,系统能够胜任平行和垂  相似文献   

15.
目前预定义几何集方法主要用于平行车位和垂直车位2种类型的泊车路径规划,对于未涵盖的停车位种类而言则存在无法规划泊车路径的问题,使得自主泊车系统对于能够泊入的车位种类存在局限性。为了设计斜列式泊车方式用以提高自主泊车系统中车位种类的覆盖率,提出一种基于预定义几何集的斜列式泊车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提出了斜列式C字形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利用几何学设计一种圆弧相切斜线的路径,并通过多项式建模表征任意角度停车位下的斜列式C字形泊车路径;其次,通过分析泊车路径与停车位中可能发生碰撞的关键点之间的距离,构建了泊车路径碰撞约束模型,以此分析不同规格停车位下约束条件的参数,从而获得规划路径安全区域;然后,结合拓扑地图信息与斜列式C字形泊车路径规划的碰撞约束模型,获得合适的泊车路径起始点范围,继而生成与全局路径无缝衔接的安全泊车路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实车试验证明实用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任意规格的斜列式停车位,均能有效地规划出无碰撞条件下的斜列式泊车路径;同时,车辆能够良好地跟踪所规划的路径,实现精准泊入停车位,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自主泊车系统中停车位种类的覆盖率,并大幅度提高自主泊车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泊车位越来越狭小、泊车环境变得更复杂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自动泊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泊车过程中的车位检测、路径规划、路径跟踪。进而归纳出目前自泊车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动泊车系统可以辅助或代替驾驶员完成泊车操作,是目前智能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全自动泊车系统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基于消费者对自动泊车系统的认知,初步探讨了全自动泊车系统的评价指标,为泊车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行业内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用户驾驶体验测试评价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驾驶体验主客观测评指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及相关性分析。基于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逻辑,构建了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驾驶体验闭环控制系统。结合闭环系统,采用体验阶梯金字塔模型构建主观评价指标体系,还采用GSM模型进行了客观指标构建。针对7款车型进行了实车测试,并利用皮尔逊相关性系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可适用于测试对象的驾驶体验测评,且主客观相关性系数全部>0.5,能为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设计和测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动平行泊车控制方法;基于Ackerman转向建立了车辆前轮转向运动学模型,并得到平行车位最小尺寸。将实际平行泊车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并绘制真实泊车系统泊车轨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起始位置范围宽,能适应速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自动泊车系统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员在泊车过程中会因为视野盲区、泊车时产生的紧张感等因素导致泊车不精准、发生泊车事故等后果。文章基于ADAS实验平台下自动泊车系统的应用,实现Simulink和CarSim软件的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