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水损坏等,有被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替代的趋势,但是柔性基层的厚度对路面强度的影响却不是很明确。通过试验路铺筑,并在各结构层表面进行承载板、弯沉试验,同时对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度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各结构层铺筑后路面强度变化的情况,研究得出,采用厚度过大的级配碎石层,路面的整体强度相对较低,同时过厚的级配碎石层采用分层施工又不利于其压实质量的控制。试验研究结果对级配碎石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微粘结级配碎石材料自身的特点,在普通公路建设中将微粘结级配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有其自身优势。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不同水泥剂量骨架密实型微粘结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指标,了解微粘结级配碎石性能特点,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级配碎石材料的力学特性,对级配碎石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分析,探讨设置级配碎石裂缝缓解层的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以设计弯沉值为厚度计算指标、沥青加铺层及半刚性补强层层底拉应力为验算指标的破碎板加铺层厚度计算方法;提出防止反射裂缝的级配碎石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齐洪  石瑜  杨昊  姜博 《北方交通》2008,(5):59-61
级配碎石基层可有效地减缓路面的反射裂缝,同时有利于路面结构排水,从而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对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嵌挤骨架型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要求、级配设计方法、级配范围及抗压回弹模量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在半刚性底基层上铺设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形成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组成的组合式路面结构,可以解决半刚性路面排水不良、反射裂缝等问题.试验路的实践证明,该组合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半刚性底基层上铺设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形成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组成的组合式路面结构.可以解决半刚性路面排水不良、反射裂缝等问题。试验路的实践证明,该组合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存在回弹模量小及永久变形大,容易导致面层的网裂和过大的车辙。从解决二者的缺陷入手,提出采用微粘结级配碎石作为路面的基层。由于微粘结级配碎石添加了少量的结合料,能提高纯级配碎石的模量、提高级配碎石的施工和易性、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及半刚性基层所不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常采用半刚性基层路面,但是半刚性基层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射裂缝,路用性能降低,如何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设计了一种微沥青碎石混合料过渡层,以有效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对微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混合料的级配情况。计算了微沥青碎石混合料过渡层最大沥青用量、最小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车辙试验测量了混合料的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宿迁市326省道大修工程为依托,针对不同的级配碎石基层厚度,采用BISAR软件对沥青路面进行了力学计算,分析了路表弯沉、沥青面层底拉应力、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和沥青面层内竖向应力最大值产生的位置,以及随级配碎石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倒装式沥青路面寿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级配碎石基层厚度的增加,路表弯沉呈线性减少趋势,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不同层位的竖向应力和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逐渐减少,趋势逐渐变缓,沥青面层底拉应力逐渐增加,趋势逐渐变缓;级配碎石基层的设置及其厚度的增加对基层未开裂的沥青路面设计是不利的,但可减少基层开裂对沥青面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级配碎石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过度层,可以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裂缝的发生。本文介绍了青海省马垣至平安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面层裂缝是二、三级公路的主要病害形式,尤其是半刚性基层温缩度干缩引起的反射裂缝。通过对沥青薄层沥青面层下加铺级配碎石、低剂量水稳碎石以度玻纤格栅三种防治反射裂缝方案修筑试验路段,并进行定期跟踪观测和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经济可行的薄层沥青路面防治反射裂缝措施,对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研究表明,柔性基层具有水稳定性好、承载力优良、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依托实体工程,分别采用ABAQUS和BISAR对5种厚度的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过渡层的路面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沥青层底拉应力设计弯沉两个设计指标与级配碎石和模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级配碎石厚度的增加,沥青面层拉应力与设计弯沉均呈上升趋势。增加级配碎石模量有助于改善受力状况。作为半刚性基层过渡层,级配碎石层厚度应控制在15 cm内,其模量应大于400 MPa。  相似文献   

13.
结合湖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实践,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分析路面反射裂缝的机理,提出防治反射裂缝的技术措施,得出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骨架密实级配的基层和使用土工格栅可有效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采用正交分析方法,讨论了沥青稳定基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及土基模量等关键结构参数对路表回弹弯沉、沥青层层底拉应力2个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基模量对于路表回弹弯沉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沥青层厚度在25 cm以内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以减小沥青层底拉应力,延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的基岩非常容易出现收缩裂缝而且反射到沥青面层上面,这样就会直接导致通过裂缝基层当中的水分无法排除。使沥青路面出现得早期破坏。将级配碎石作为半刚性底基层的上卧层,在级配良好和压实工艺恰当的情况下,级配碎石不仅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一定的排水功能,还能够有效解决半刚性基层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结合普安县青山镇青山至渡槽通村油路工程,对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级配碎石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过渡层,可以有效地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中反射裂缝的产生,但由于气候和交通量等原因,这种结构的使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针对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提出相应的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季冻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过程中,级配碎石基层强度较低,为了保证路面结构的安全和降低沥青层的厚度,需提高级配碎石基层的土基强度。此外,级配碎石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其下土基强度的高低将直接对级配碎石强度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需对土基采取加强措施,以利于结构层整体功能的发挥。通过对固化剂工作原理和路用性能的分析,阐述了土壤固化剂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为以后高等级公路土基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主要痛害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级配碎石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对裂缝产生机理及对级配碎石层的防裂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级配碎石防裂作用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水泥稳定尾矿碎石,通过室内试验对尾矿级配进行分析,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水泥稳定尾矿碎石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室内试验配合比进行调整为施工配合比进行试验路段的铺设用于指导施工,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路段检测结果表明压实度、含水量、现场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取样钻芯外观密实,层间粘结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断裂力学有限元的方法对旧水泥路面加铺密级配沥青碎石基层的路面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沥青层厚度、提高沥青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均能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这两种方法,以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