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计及车体弹性和发动机支承影响的比较简单实用的二维十五自由度车辆线性振动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与道路试验的比较,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半挂汽车列车平顺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卫国  汪红心 《汽车工程》1993,15(6):363-370
本文介绍了18个自由度的半挂汽车列车振动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分析了各种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对半持汽车列车平顺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对样车主观评价的结论相符合。本文还阐述了利用模拟计算得到的于半挂汽车列车平顺性的一些基本特点,可供同类车辆的平顺性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小亮  杨波 《天津汽车》2010,(11):30-34
为评价汽车平顺性,建立简化的人体-座椅、车身及车轮三质量1/4车辆模型,给出了该模型振动系统的频响特性公式,采用虚拟激励法,构造虚拟路面激励,运用matlab编程求取所建模型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功率谱密度,并进行了行驶平顺性分析。结果表明,汽车行驶速度与道路路面条件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外在因素,为获得良好的汽车行驶平顺性,应加以改善;虚拟激励法用于求解车辆振动响应,快速高效,能很好地反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提高汽车平顺性设计水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动轮车辆系统在路面-电磁双重激励下的振动特性,明确轮毂电机电磁激励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刚性连接结构的轮毂驱动式电动汽车1/4的2-DOF垂向振动动力学模型;考虑路面激励的随机性以及电磁激励的分段周期性,得到了含随机性和周期性的复杂外激励模型;采用时域分析法,得到复杂外激励下电动轮车辆平顺性评价指标即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载荷时间历程图,并分析了电磁激励对电动轮汽车平顺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轮毂电机电磁激励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挠度;在加速行驶工况下,速度越快电机激励振动冲击越大,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越为不利。  相似文献   

5.
应用Matlab-GUI技术和simulink仿真技术,建立五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及仿真程序,根据某型大客车的整车参数,在matlab中进行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车辆模型和仿真程序可以对客车的平顺性进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车辆平顺性是决定车辆底盘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文章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路面激励模型,并以MATLAB为工具开发了车辆平顺性设计计算界面平台。以某型纯电动轻卡研发为例,运用该计算平台完成车辆平顺性指标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各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计算平台可为车辆底盘性能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悬架系统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吸收和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来自车轮和路面接触产生的振动,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主要靠悬架系统来保证。本文采用两自由度四分之一车辆模型对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建模,结合状态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同悬架等效刚度和阻尼、不同轮胎等效刚度、不同车辆载重等情况下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为悬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车辆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冲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单个车辆作为一个单元,模拟为4轴10个自由度模型,桥梁模拟为梁单元模型,考虑轨道不平顺和桥梁的几何非线性,建立了车桥振动计算的耦合单元。在各种车辆速度作用下,对一座斜拉桥的冲击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操作便捷的新型振动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实际车辆进行行驶平顺性分析。文章在建立1/4汽车二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桑塔纳2000Gsi型麦弗逊前悬架为例,通过计算得出悬架刚度、减震器阻尼系数,与白噪声经积分法产生的路面激励一同作为悬架振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参数输入其中。通过分别独立改变路面激励、行驶车速,利用仿真模型输出的图像与数据,对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在进行悬架振动特性分析过程中,利用该仿真模型能方便快捷地对相应参数进行独立调整,即可获得直观的振动特性图像与数据,为进一步精确控制与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IS05982:2001 (E)推荐使用的人体坐姿低频振动模型,基于1/4汽车垂向振动模型,建立了车辆-人体振动系统的力学与数学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对被动悬架与主动悬架的性能进行仿真,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车辆-人体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人体振动特性,设计的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使汽车平顺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方法。应用随机振动理论论述了汽车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传递函数及随机振动响应统计特征的分析计算方法。文中对某8t载货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微机上进行了实例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较详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可大体反映出汽车振动性能及平顺性好坏,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可为新车型在设计初始阶段提供一个实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波  方敏 《天津汽车》2007,(1):28-30,43
舒适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悬架减振系统。汽车振动是影响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这种振动会严重地影响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车辆的减振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车辆悬架减振系统,利用AMESIM建立1/4车体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从平顺性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建立1/4车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改变模型参数,即可对该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约了成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简单且切实可行,以及利用该软件建模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五轮仪实验数据建立车辆跟驰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模拟的一个基本模型,用来分析和描述在无法超车的同一车道上一辆车(驾驶员)跟随另一辆车的方式。由于实际道路上驾驶员信息的获取困难,建立的车辆跟驰模型难以标定或验证。本文利用五轮仪试验系统获取的车辆跟驰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车辆跟驰神经网络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主动悬架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耀  于德介  宋晓琳 《汽车工程》2006,28(10):933-936
在1/4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的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以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为主要控制目标,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动位移为具体评价参数,研究了系统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的时域响应,计算了振动响应的均方根值,考察了在变参数条件下控制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改善车辆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平顺性和舒适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模型参数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王乾廷  周晓军 《汽车工程》2006,28(12):1066-1069
为了在越野行驶车辆平顺性仿真系统中实时动态反映车辆的振动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松软越野路面突变性描述方法并分析突变性对车辆垂向振动的影响。通过小波变换对路面奇异点进行测定和定位,把越野车辆平顺性仿真系统看作是在有限时间内受到随机载荷激励的动力系统,分析其受路面突变载荷的车辆的垂直振动响应方差。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较准确地判定路面奇异点并对其定位,可为越野车辆平顺性虚拟测试系统提供路面随机输入。  相似文献   

16.
基于LMS自适应滤波的模糊控制主动悬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民 《汽车工程》2004,26(4):472-475
以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根据路面一车辆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自调整因子,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以路面信号作为激励源,进行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周强 《中外公路》2012,(3):199-202
桥面不平顺是车辆-桥梁耦合系统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引入路面不平度来模拟桥面不平顺,假定路面不平度是具有零均值、各态历经的平稳随机过程,且服从高斯概率分布。基于FORTRAN平台编制了模拟桥面不平顺的仿真程序BDR,采用FFT法及谐波法模拟了按国家标准GB/T 7031-86划分的B、C级桥面不平顺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复杂且不规则的路面形状,适用于任意谱密度函数的平稳随机过程,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车辆纵振路面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车辆路面纵剪力对路面损伤的评价、车辆纵振平顺性的描述等难题,提出了车辆纵振路面谱这一概念。路面不平造成了车辆垂向和纵向的振动,使它与垂向路面谱共同产生。定义了车辆纵振路面谱的数学表达方法,设计了用五轮仪测量纵振路面谱的试验,对青-黄调整公路某段进行了实测。经数据回归分析,该路段垂向路面谱对应的路面级别为C级偏优,纵振路面谱为B级偏优。  相似文献   

19.
王灿 《上海汽车》2023,(3):19-23
使用ANSA软件建立了某车辆前端的台阶路况动态模型,借助PAM-CRASH完成求解分析,对该车辆的前端通过性进行了评价。文章对关键零部件在仿真模拟和实车试验中的性能表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车辆前端通过性的正向虚拟开发提供了思路,对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姜乃利  王岩松 《客车技术》2007,(4):20-23,27
基于8自由度的非线性车辆动理学模型,以四轮相关滤波白噪声路面为系统输入,对四轮车辆的随机振动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时域模拟和实验验证,进而分析了在不同车速条件下钢板弹簧和减震器的非线性因素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深入揭示了车辆非线性振动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