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张石高速公路二期L3合同段有湿陷性黄土.地表为黄土(Q3a1).呈浅黄色.可见厚度4~5m.湿陷等级Ⅲ级。按设计要求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处理.处理面积为21236m^2.处理长度597.5m.加固深度6m.单点夯击能3000KN^*m.夯击间距4m.夯击遍数3遍.处理后沉降量为0.6-0.8m.满夯面积21236m^2.满夯能量700KN^*m。  相似文献   

2.
重锤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新疆奇台至木垒高速公路项目对地表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实例,确定了重锤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锤落距、夯点间距、合适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分析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方法优化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治施工参数,并结合现场检验结果分析其合理性。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确定最佳夯击次数为7次,夯击能为2 000 kN·m。结合施工现场试验结果得出强夯后地基土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说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的施工参数合理,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计算黄土路基单点多次夯击过程,结合邯长高速公路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各点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图形,并将计算结果与强夯法施工现场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可为精确模拟分析强夯加固机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施工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兵 《交通标准化》2005,(8):117-120
以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为例,介绍强夯法适用的地段、强夯试验、最佳夯击能与控制标准的确定、施工步骤、试验检测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对强夯法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东省中部济南、淄博、泰安等地区湿隐性黄土室内动力试验和现场强夯加固施工的实测数据提出了鲁中湿陷性黄土的土质-夯击能一应变(沉降量及影响深度)-地基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机场高填方地基强夯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攀枝花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的现场试验 ,采用夯击能 2 0 0 0kN·m和 30 0 0kN·m以及 4 5× 4 5m的正方形布点、两遍夯对原地基进行了单点夯击试验 ,并通过夯后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试验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最后给出了地基强夯参数 ,以供指导工程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朝高速公路K459+500~K462+559段共有3375m为非自重Ⅱ级湿陷性黄土,结合阜朝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并阐述了如何运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相似文献   

9.
结合省内外几条高速公路采用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桥涵地基的施工实践,分析、总结了夯击次数与下沉量关系,阐述了强夯法施工的作用机理,为以后公路强夯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设性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夯法是一种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易行的地基处理方法.它对增强地基密实度、消除土层湿陷性、降低土层压缩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显著.针对兰州中川机场场道工程,通过原位测试试验,分析比较了试夯前后的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特性、湿陷性、比贯入阻力等特性,证明了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湿陷黄土的湿陷机理,结合某公路为例,对拟定施工参数计算调整,通过对夯后检测分析,获得适用于本项目全路段湿陷性黄土强夯处理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约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4.9%。从地貌上看,主要分布于黄土塬、梁、卯及河流高阶地区.其厚度10--40m不等,湿陷性强烈,且具有自重湿陷性,地基的湿陷等级多为Ⅲ~Ⅳ级,给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约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4.9%。从地貌上看,主要分布于黄土塬、梁、卯及河流高阶地区,其厚度10~40m不等,湿陷性强烈,且具有自重湿陷性,地基的湿陷等级多为Ⅲ~Ⅳ级,给地基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笔者结合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总结了多年来的工程实践,从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和施工上可行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地基的处理方法,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作了介绍,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优缺点及夯锤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土总分布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其中湿陷性黄土占黄土总面积的60%以上,在西北各省区分布甚广,其地表上层多覆盖着湿陷性新黄土,下层为湿陷性老黄土。在河北的张家口、邯郸等地也存在湿陷性黄土,如在邯长公路更乐至冀晋界段13.09公里的高速公路中就有一半为湿陷性黄土。以下结合本人参加该高速公路的设计体会,谈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看法,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特性,并结合室内击实路基土试样的三轴剪切试验和现场强夯路基土的湿陷性系数的对比试验,研究确定路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黄土路基的湿陷性和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效果,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某高速公路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沿线存在连续分布的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层,需要进行路堤及构造物的地基处理以消除其湿陷性。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具体情况,对深度5~15 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挤密桩处理。针对当地缺乏石灰、碎石而多砂砾的特点,决定采用砂砾挤密桩处理黄土地基。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砂砾挤密桩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京哈高速公路铁岭一四平段K89 000~K100 669段为了防止桥头跳车,用强夯机对桥头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夯锤重100kN,夯锤面积3.5m^2,抬升高度一般为6~8m,对防止桥头跳车起到了良好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大范围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依托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建设,以路基实体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并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综合技术。其主要工程措施包括以下6个方面:(1)客观评价黄土场地湿陷性;(2)黄土填料改良;(3)提高路基本体刚度;(4)采取合理地基处理方法;(5)人为加速路基沉降变形;(6)开展路基沉降观测与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20.
结合郑州-西安高速铁路项目,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25m的典型路段(潼关和华阴)地区做了直径为25m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52d,同时采集大量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黄土力学参数.研究发现,该地区黄土浸水后变形较大,从而导致黄土沉降较为严重,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该研究可为沿线大厚度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及防排水措施提供资料,同时也为其它地区同类黄土的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