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广州、深圳等城市已通车地铁地下车站工程的分析,从设计本身以及最新规范的相关防排烟条文出发,论述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的防排烟模式和排烟风机的选择,提出防排烟设计在防排烟模式、防烟分区划分以及排烟风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速,国家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2018年相继发布实施的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98—201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对地铁工程防排烟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上标准因发布时间、编制背景等不同,使设计人员在理解及执行条文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疑问及困惑。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烟规"在地铁工程中的适用性,新标准下地铁车站防烟分区划分原则、排烟量计算及风机选型、防排烟风口间距、防排烟管道耐火极限、防排烟风机机房设置、排烟防火阀与防排烟风机的连锁控制方式等常见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有关条文规定出发,结合笔者实际工作,详细分析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包括防烟分区的划分、站台层排烟模式、防火阀的设置、设备管理用房区排烟形式等,并对规范中的一些条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有关条文规定出发,结合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包括防烟分区的划分、站台层排烟模式、防火阀的设置、设备管理用房区排烟形式等,并对规范中的一些条文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福民站的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尤其是地铁中首次采用的变频技术及环控系统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目前地铁大断面区间隧道通常采用的纵向通风的防排烟方式进行分析,针对纵向通风存在的烟气过站、车中火灾时部分乘客在烟雾中疏散等问题,提出利用区间隧道顶部空间,设置排烟风道的半横向通风方式,并针对半横向通风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可为地铁工程中大断面区间隧道的防排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关于《地铁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防排烟相关规范中一些难以把握的条文,结合工作经验给出了设计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地铁1号线婺江路站为例,提出在车站公共区设置中庭时,针对防排烟系统设计,采用在站厅层中庭上部四周的结构顶板下设置卷帘式挡烟垂壁,将中庭封闭成一个单独的防烟分区的方案。介绍车站公共区消防设计,包括防排烟系统,各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排烟风机的配置和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等。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实测等方法,证明该方案在站台与中庭火灾工况时,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扶梯口部向下的风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轨顶排热系统协同站台排烟技术的可行性,在某地铁车站现场进行轨顶排热系统协同站台排烟试验,并与站台专用排烟管道辅助排烟模式、站台大系统排烟模式进行试验对比,综合比较各种排烟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轨顶排热系统协同站台排烟技术车站,各楼扶梯口风速均大于1.5 m/s,站台烟气排除效率高,无需开启屏蔽门排烟,满足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地铁设计防火标准》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可适用于各种车站形式。站台专用排烟管道辅助排烟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车站存在楼扶梯口部风速低于1.5 m/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西安地铁二号线行政中心站防排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铁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当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能提供有效的排烟手段,为乘客和消防人员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形成一定的风速,引导乘客迅速撤离现场。西安地铁二号线行政中心站在站厅层中部设置公用大厅,在大厅中央设置采光顶,站厅与站台之间设置通透的天井。由于车站中板上开设大面积的孔洞,相当于使站厅与站台连通,通过计算设置防排烟措施,满足站台和中庭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要求。1工程概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长大过海区间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工程,采用理论及对比分析、数值解算等方法,分析过海区间隧道区间风井设置、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等问题。介绍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概况,然后提出区间风井设置的要点,参考国内相关城市过江工程实例,采用土建排烟风道,以保证灾害工况下两车追踪人员的疏散安全。阐述陆域段防排烟和海域段防排烟方案,对于陆域段,排烟方案可以按照常规地铁区间进行设置;对于海域段,需根据区间长度,采用全吊顶或者局部吊顶排烟方案。通过研究区间火灾安全目标,设定热释放功率为10 MW,隧道临界风速为2.1 m/s,重点排烟量为80 m3/s,并绘制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图,解算结果表明各区间风井的防排烟系统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尺寸热烟试验方法在深圳地铁莲花北站至少年宫站区间隧道进行机械排烟试验,测试位置位于正线隧道与联络线隧道交汇处以及马蹄形隧道单洞双线与马蹄形隧道单洞单线的交汇处。模拟车头、车尾火灾进行排烟,相邻车站隧道风机进行辅助排烟,测试各种排烟模式,观察各种防排烟模式下的排烟效果;研究复杂线路交汇处隧道烟气运动、蔓延情况和设备的工况,并测量和记录风速等数值。实验结果可对隧道防排烟设计、火灾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列车中部着火且停在隧道内提供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标准,以某地铁线路的地下双层停车场为对象,深入分析停车场防排烟设计规范.从建筑火灾危险性等级、人员密度、安全疏散时间等角度出发,结合近年颁布的行业规范,探讨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防排烟设计方案及原则.通过建立最不利火灾场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火灾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停车库内烟气流动、安全疏散环...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隧道防排烟是隧道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合理的设置防排烟系统不仅关系到隧道设计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结合一水下特长隧道,研究如何选择合理的隧道防排烟设计方案,并为其他隧道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根据隧道所处路网、隧道内防灾救援设施的设置及交通状况、通风系统设置等实际情况,分析隧道不同路段灾害发生概率及造成损失的可接受程度,吸收性能化消防设计理念,对重点防灾地段采用横向重点排烟方案、对一般地段采用纵向综合排烟方案。并将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理论引入到隧道防排烟设计中,完善了隧道防排烟设计理念。通过分析服务隧道和气流、人流组织情况,取消了服务隧道的正压设计,使隧道防排烟方案技术经济上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肩负着设备监控、防排烟模式执行的重要使命.电机控制中心(MCC)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BAS的功能.BAS与MCC的设备选型和通讯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性能.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2号线BAs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地铁BAS与MCC的统一设计,从而为设计与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地下车站中庭火灾的防排烟设计是地下车站设计中的难点。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地下车站中庭不同位置火灾工况进行防排烟系统设计,并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验证防排烟系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FDS软件模拟分析了当地铁车站内发生列车火灾时,采用"轨顶及站台层排烟,站厅层送风"及"轨顶排烟,站厅层送风"两种烟控模式下站台层的防排烟效果,并根据模拟结果改进设计方案,得出最佳烟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地铁现场工程设计,总结了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从确保旅客列车安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信号系统根据防淹门系统的状态和请求信息对旅客列车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信号系统对防淹门系统请求信息的回应原则。  相似文献   

19.
某水下隧道长9.64km,但由于其地处水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在考虑运营通风的同时考虑隧道的防排烟通风。通过对运营通风和防排烟通风采用全纵向通风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综合考虑运营与防排烟通风,两者共用一套风机,采用切换控制策略来实现运营通风与防排烟通风效果,有效节约了成本,为以后的类似隧道建设工程提供设计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典型多层地铁车站中间层起火时的通风模式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典型3层十字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铁车站内可燃物的状况,设计峰值为2MW的t2-增长稳定火源,根据地铁车站结构、各层公共区防烟分区和通风系统设置,将紧急通风模式分为起火层下层送风机组关闭和开启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5.0,将火源设置在地下2层靠近站台端部处,建立地铁车站三维模型,采用大涡模拟(LargeEddySimulation)方法对起火层机械排烟效果进行模拟。对起火层内流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开启地下3层送风机组可使补向地下2层的风量和地下2层的压力增加,有效地降低火源所在防烟分区内的烟气层厚度和温度,实现更好的防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