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本文结合云南某水库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项目,围绕高液限粉土砾石心墙施工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心墙原材料特性,包括土料及掺合砾石料两个方面,由此确定混合料配比,并基于现场碾压试验,明确施工控制参数,最后就粘土施工工艺进行总结,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仕华 《珠江水运》2022,(8):101-103
针对高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的明挖施工问题,提出了高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大坝土方明挖技术设计.以观音岩水库大坝工程为例子,保护双曲拱坝大坝土方明挖盾构结构,处理明挖土方明挖阶段侵限和围护桩剔凿,挖掘明挖法基坑.施工方案充分发挥出了明挖法的优势,推动大坝施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振冲碎石桩法在不同土质地基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应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高液限软粘土地基的施工、加固效果检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高液限的软粘土地基,常规的排水固结方法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形成复合地基,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液限软土地基的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4.
九间楼水库位于冲洪积平原低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水库区主坝段坝基土质为低液限粘土,夹杂淤泥质土,土质很软,临近地下水位,不符合填筑坝条件。根据地层条件,提出了坝基抛石挤淤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比较了多类纤维增强碾压混凝土(RCC)的施工性能,并研究了硬化钢纤维增强RCC的轴向拉伸强度、极限拉伸应变、抗拉弹性模量及抗弯强度等若干力学性能,提出若干改善混凝土固有缺陷(脆性、束裂能力低等)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郝中立  宋延峰  宋扬 《中国水运》2007,7(6):117-119
近年来碾压混凝土坝发展迅速。虽然高粉煤灰掺量使得碾压混凝土水化热较低,但由于采用通仓连续碾压的施工方式,使得碾压混凝土高坝的温度裂缝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分析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的特点和裂缝的分类及原因,针对性的研究总结了温控防裂的措施,为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施工和防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董祥 《中国港湾建设》2007,(5):20-22,37
道路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筑路材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建设需求与建设资金、资源等矛盾。在介绍道路碾压混凝土及国外应用动态的基础上,论述碾压混凝土在我国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道路碾压混凝土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碾压混凝土在我国道路面层、基层、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程瑾  张云冬  张乾  张勇 《水运工程》2015,(11):155-159
设计真空预压法处理高、低液限黏土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研究真空预压法对某工程高液限黏土的适用性及其对高、低液限黏土两种土样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后各土样的含水率、孔隙比明显减小:密实性、强度明显提高;高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47.4%,低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22.9%。真空预压法适用处理本工程高液限黏土,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南通狼山港区三期集装箱泊位堆场的陆域系由围垦吹填形成,地基加固采用了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天然地基竖向排水板为梅花形分布,吹填砂层中铺设水平向排水板并采用分层吹填、分层铺设、分层碾压施工技术。陆域4.27万m2的地基沉降变形大部分发生在天然淤泥质粘土层中,并在地基处理后的第6个月间趋于稳定。经联合处理后的吹填砂层密实度达到稍密、中密,满足了地基抗震液化的标准及其要求。堆场地基处理竣工至今已安全使用11年,验证了吹填地基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中国水运》2014,(6):376-377
传统面板堆石坝斜坡碾压砂浆填筑—削坡—碾压—砂浆铺设—碾压,工序繁多,历时时间过长,无法满足既定的工期、成本要求,使用挤压边墙施工,边墙与填筑同步进行,减少了削坡、碾压、砂浆铺设等工序,节约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大三轴试验对不同密度与不同加筋层数的加筋碎石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加筋复合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并对试验结果与加筋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加筋效果与加筋层、填料密度以及加筋材料等有关,加筋土的加筋机理符合“准粘聚力”理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施工期边坡稳定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抗剪强度进行分析,施工期的地基土强度除应考虑施工过程的填土对地基的固结作用外,还应考虑施工期间地基土在自重条件下的固结作用,并建议采用分别考虑填土重力和地基土自重力的固结度所计算的强度。另外,采用垂直附加应力计算强度时,不符合稳定性分析的应力状态应是极限应力状态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采用土条重力计算强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界限含水率作为黏性土定名及状态划分的基本物理指标,在中、美、英规范中对其试验方法、评判标准均进行了说明。为更好地满足海外项目设计的需求,通过分析界限含水率在中、美、英规范中试验方法的差异性,采用规范中常用的方法分别进行试验,并结合代表性项目的工程经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规范与美、英规范方法测得的液限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英国规范与中国规范测得的液限差值范围为0.5%~3.0%,美国规范与中国规范测得的塑限差值一般小于2.0%。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高液限土的物理特性和工程特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高液限土处治方法,提出采用包边处治并降低压实度填筑高液限土的方法,并通过计算论证了其可行性,提出高液限土可以直接填筑用在路基填土高度不超过14m的路面表面3m以下的93区域,压实度标准按90%控制,但高液限土的填筑厚度宜控制在10m以内。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土工试验中主要采用圆锥仪法和碟式仪法测定土样的界限含水率.为揭示不同液限测定方法的共性和差异.采用上述2种测定方法分别测定相同组次土壤样本的液限指标。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适用于当地土质情况的圆锥仪法和碟式仪法液限指标之间相关性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从土工试验室的资质、隶属关系、人员构成、仪器设备、方法标准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建设市场上土工试验室的现状.建议在行业准入制度、市场监管、行政处罚、勘察单位的内部管理与协调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魏振兴  丁洁 《水运工程》2017,(11):176-180
受制于砂石等建筑材料匮乏,浙江沿海围垦工程推进困难,寻找合适的替代材料迫在眉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滩涂丰富的黏土资源,形成袋装固化土筑堤技术。即利用滩涂淤泥为原料,添加固化剂充灌袋体作为堤心代替砂石料等常规材料修建围堤。通过对固化土工程特性和袋装固化土围堤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台州已建固化土围堤的经验和试验及检测资料,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固化土筑堤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哈新港项目中的地基验收标准(即经地基处理后,砂性土须达到中密-密实,黏性土须达到硬塑-坚 硬),提出采用CPT作为地基检测方法。首先通过CPT的端阻、摩阻比确定地层土类,划分成砂性土及黏性土两大类,然 后分别提出两类土的CPT验收曲线:对于砂性土,通过相对密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砂性土达到中密-密实状态时 对应的CPT验收标准;对于黏性土,通过不排水抗剪强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黏性土达到硬塑-坚硬状态时对应的 CPT验收标准。采用该地基验收方法简便快捷,值得在大面积的地基处理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评价长江口不同疏浚吹填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疏浚土资源供需关系和圈围工程现状条件,提出"十三五"期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造地利用的初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口航道常用的"挖运抛+挖吹"和"挖运吹"工艺仅适用于较短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新研制的"耙吸装驳"工艺能适用于长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十三五"投入应用后可显著拓展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利用空间。2)"十三五"期间,横沙东滩七、八期圈围工程可利用深水航道北槽段疏浚土,采用"挖运抛+挖吹"和"耙吸装驳"的"挖+运+吹"工艺实施疏浚吹填;南汇东滩圈围工程N1库区可部分使用深水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装驳"工艺实施吹填;其他零星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可使用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疏浚土,采用"挖运吹"工艺吹泥上滩。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破坏疏浚区水环境,采用大型绞吸船在不炸礁的情况下开挖深水航道岩石,已成为现实。绞吸船通常需对接排泥管线以便将疏浚土吹填成陆域,而在航道中使用绞吸船挖岩在无适合吹距的吹填区时,可采用直接装驳和艉吹装驳两种施工工艺。重点阐述大型绞吸船开挖航道岩石疏浚土处理的新方法,移动艉吹装驳工艺的产生、实施过程的优化改进,并从中梳理、提炼、总结出绞吸船艉吹装驳的输送原理,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以至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