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工程,讨论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形式、适用范围和与路面设计规范的不同点,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间距,指出传力杆及胀缝板安装精度要求,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的滑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连续跟踪检测广西2008年、2016年建成通车的2条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分析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提出设计车道承受累计标准轴次1亿次的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32 cm混凝土+4 cm沥青混凝土隔离层+透层+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 cm级配碎石底基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5 MPa,每道横向缩缝设传力杆,支架法施工;服役期内水稳基层底部可能脱空,需采用地质雷达探测识别;主要养护内容为表面功能修复、缩缝填缝料更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脱空和路基空洞注浆处治。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接触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益民  丁伯承 《公路》2000,(9):32-34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接触状况不仅影响路面接颖缝间距和接缝宽度,同时也影响混凝土路面早期开发该文从混凝土路面与基妆触界面破坏试验着手,分析基地面板的约束状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发生的不规则横向断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由于连续浇筑混凝土面板过长,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以及没有及时切缝,致使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和翘曲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初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出现了横向断裂。 我省在修建新(乡)~济(源)公路焦作市改线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因而在浇筑面板时每隔20~25米即用人工预压缝的方法作一道缩缝,其余缩缝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切缝机切缝。这样对避免上述病害的发生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有些地段面板的不规则横向断裂仍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又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发现面板断裂处下的半刚性基层也有明显的对口裂缝。类似这种情况在国道107线郑州段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也有发现。因此,可以认为混凝土板出现的断裂现象,除前述因素外,还受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割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人工构造物,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受力最为薄弱的地方。通过对割缝尖端及其扩展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分析表明,在10℃的均匀降温条件下,面板将沿着割缝断裂,断裂后的面板将引起基层的断裂或者面层和基层之间界面的分离,破坏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支撑结构的整体性,使水泥混凝土面板处于非均匀多点弹性支撑。车辆荷载引起的割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虽然不如均匀降温大,但是车辆荷载是多频次的瞬时动态荷载,也可引起割缝疲劳开裂。割缝的扩展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断裂和界面分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纵、横直线缝隙的宽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路面和行车质量.目前普遍采用锯缝机来开设缝隙,这就对锯缝机锯刀盘切削刃厚度的设计提出了要求.应综合考虑环境温度、刀盘强度、刚度等因素,设计具有合理厚度的锯刀盘切削刃,以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对缝隙大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尚传  傅智 《公路》2002,(11):1-5
对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掺量与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路面中使用的钢纤维抗拉强度应不小于600MPa。对钢纤维混凝土纵向假缝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讨论,认为纵向假缝可以取消拉杆;对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横向假缩缝的传力杆设置和分缝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钢纤维掺量为0.6%-1.0%,路面板长设计为7-12m时,可采用隔2道缩缝传力杆并加深2/5板厚切缝;中间2道缩缝可不设传力杆,并浅切缝,深度1/5板厚。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缩缝、施工缝、胀缝等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结构和施工技术要求,对保障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朝有 《公路》1994,(7):13-15
1工程概况320国道K529+800~K583+000(上太段)1991年铺筑成了40km水泥混凝土路面,极大地改善了江西至浙江、上海方向的公路状况。该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厚度为22cm,板块尺寸为4.5m×5.0m,路面宽9.0m。施工在1991年8月开始大规模展开。其中全封闭施工路段有15km;采取交通量分流半封闭施工的有25kin。1991年12月基本竣工、交通管制工作于1992年2月中旬全部结束。在交通开放前,就已经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横向随意裂缝,说明这些裂缝并非行车作用所致。笔者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谈一谈在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横向…  相似文献   

10.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技术及设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中国水泥路面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 水泥路面具有造价较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日常养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许多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相继采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970年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200 km,占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总里程0.87%;1980年,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1 600 km,占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总里程1.01%;1990年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11 773 km,占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总里程4.37%;2001年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150 177 km,占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总里程22.30%.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早期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许多早期破坏现象,要求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以改善其使用性能.这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浙江、湖南、广西和湖北等省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近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道路运输负荷的增加 ,道路翻新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所形成的负面影响 ,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道路垃圾中 ,主要是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对于沥青混凝土可以回收后再利用 ,而水泥混凝土道路在维修过程中 ,通常是将路面破碎后 ,重新浇筑混凝土 ,破碎后的水泥混凝土往往不再使用。1 普通沥青道路的再生利用普通沥青路面可以使用 10年左右 ,并且与交通量及超载状况有密切关系。当交通量过大 ,过分超载时 ,路面将失去承载能力 ,并产生龟裂现象 ,此时必须进行维修。目前一般采用铣刨机将路面 5 0 mm左右…  相似文献   

12.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81,(9)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高级路面。但由于水泥用量大,造价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这种高级路面在采用上受到限制。我省50年代在公路上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属过水路面及穿越城镇的路段,标准低,数量少,质量也差,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干线公路交通量日益增长,原有砂石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大多出在各种缝的设置上。为此,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缝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强调基层的施工质量,应使其强度、水稳性和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并认为顶面做一个沥青下封层可防水而提高水稳性,又可帮助混凝土板自由伸张与收缩。说明了选用道路水泥的重要性。根据工程实践,着重介绍了各种缝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9)
为系统地掌握我国有关隧道路面设计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现有隧道存在的病害,评述隧道基础支撑条件和环境条件对隧道路面相关性能的影响,收集了以材料为基础的隧道路面结构组合类型。结果表明:隧道路面水泥混凝土磨光现象较多,隧道路面设计一般只考虑结构厚度和材料模量,提高基岩模量、基层厚度可使路面结构更稳定;隧道路面内部温度差远小于计算得到的临界温度差,设计时可将缩缝间距增加一倍或更长;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通过特有的结构组合可实现抗滑、阻燃、降噪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实或钻孔灌浆、清缝灌缝后,用作新加铺沥青路面的下基层这一旧水泥路面改建结构形式的技术要点、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阐述了旧水泥路面冲击压实、钻孔灌浆、改性沥青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昆明南三环滇池路KB0+020~840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或接缝)反射缝的成因及减缓措施。接着,阐述了经验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水泥路面板高温隆起的力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避免或延缓水泥路面板在夏季产生高温隆起现象,从力学机理的角度,探讨了水泥路面板在夏季高温隆起的原因,并举例计算水泥路面板板顶与板底全年最大的应力差及水泥路面板压曲临界应力。结果表明,仅从强度的角度来看,如胀缝设置不当,则旧水泥路面板在夏季都是危险的;如果胀缝功能得不到保证,厚度26 cm左右的水泥路面板,在夏季出现隆起的临界板长约为85 m。因此,建议在南方地区,对于4级及4级以下公路(特别是低造价的农村公路)广泛采用的素混凝土或低配筋混凝土路面,胀缝按80 m间距来设置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董舒 《公路》1996,(7):45-45
众所周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不规则裂缝的位置,希望裂缝在预定的位置上产生,以消除不规则的断板,但始终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经介绍河北省公路工程局于1995年引进一台380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软切缝机,并在石太调整公路下穿京广铁路的分离式立交桥下900m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进行了对比试验,效果明显。后经推广,大面积使用,均取得满意结果。现将软切缝机的工作情况和体会介绍如下:l工作原理根据水泥混凝土强度在5.5MPa以下时,不规则裂缝和收缩应力都不会产生的原理,软切缝机在动力、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了…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设计时,遇到设计纵坡小于0.3%,按规范要求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过去常采用缩短雨水口的间距办法,来解决排水问题,实际上此措施是不能很好地解决排水问题的.提出:仅在道路边缘50cm范围内设置偏沟的办法(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不设置平石),雨水口距离可保持40m,不再要加密雨水口,缩短雨水口的间距,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