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汽车零部件尺寸质量采用传统检具检测方法效率低、数据一致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尺寸可控制性,开发了一套基于视觉测量技术的零部件柔性测量系统,并对柔性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该测量系统对标准球进行测量,测量值误差最大为0.015 mm;对实际零部件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三坐标测量值相比,孔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白车身及汽车零部件几何精度检测技术的发展,传统检具的概念、结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检具的集成度提高、柔性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3D测量支架和冲压检具融合一体成为常态等。同时,在线检测技术、智能化检测技术也成为热门的话题。日前,由上海季泽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主办,为期2天的"第二届全国汽车现代化检具技术高峰论坛暨小型展览"圆满落下帷幕。会议得到上海市模具行业  相似文献   

3.
基于Pro/E建模的汽车油管检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车油管检具的设计、加工、检测的方法,阐述了ProE/装配模型中的零部件标识机制、零部件的空间位姿的表达、装配体中零部件间的坐标转换,最后给出了获得检具检测坐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Dynaform软件对汽车提升门内板检具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重力单独作用及重力与回弹力综合作用下零件的尺寸变化。结果表明,提升门内板检具放置方向应设计为车身坐标方向,以满足零件测量要求;在对产品进行仿真分析时,除了对零件进行生产状态下的回弹分析以外,还需要考虑零件在检具上只有主基准支撑及夹紧状态下的重力影响。  相似文献   

5.
车用塑料零部件生产情况及2000年市场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的生产技术,装备,至今仍严重影响着我国汽车,尤其是轿车整车的发展,因受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开发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国产车用塑料件的生产能力不高,质量不稳定。本文根据国内某塑料零部件生产基地的设计,建设,对塑料零部件生产技术及2000年我国市场需求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汽车零件高标准检具的设计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零部件检具有早期样件设计、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零部件检具的设计、制造及检定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SGM检具认证的步骤及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多关节式三维测量机构、接触或非接触式空间量传感器的柔性三维测量技术对被检测产品的型面、特征点、定位基准等进行测量,以确认产品与设计原型或标准样本之间的一致性或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程度、检测产品制造的尺寸误差等,用于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专用检具。同时,讨论了基于可调式工装和低成本位移传感器的柔性检具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产辆的增多,我厂生产的两种型号汽车的转轴总成产量不断增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测两推力臂之间的夹角α和左、右推力臂的空间距离尺寸L.以前,我厂使用数控仿型铣床来测量,效率很低,而且影响数控仿形铣床的正常使用.为满足生产需要,我们设计了一套用于检测α夹角和两推力臂之间的空间尺寸L的专用检具.该检具操作快速准确,方便使用,适用两种型号汽车转轴总成的检测.经过实际生产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汽车制造业在华生产 规模日益扩大.日本汽车零 部件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 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传统 的.系列"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零部件技术高新化及标准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三是加大企业科研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为与其息息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业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日前,在2015年中国国际铝工业暨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览会上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对汽车零部件革命性影响"论坛,从产业链互动的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新发展、新动向以及重要应用部件生产制造的新趋势、新材料、新工艺,这就为新能源时代下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问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量齿轮跨棒距来测量齿轮齿厚偏差是汽车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齿轮跨棒距标准件对齿轮跨棒距检具的测量误差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此误差进行分析,得出齿轮跨棒距检具所应采取的合适的标准件形状。  相似文献   

12.
覆盖件检具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对确保零部件的质量有很大作用。本文就这类检测器具有基本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对工件上的被测要素是如何实施测量的,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介绍了若干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天津汽车》2012,(7):6-6
为确保汽车零部件的高质量,马瑞利在意大利设立了集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测试体系为一体的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实验室。新的实验室位于博洛尼亚,占地面积2000m2。实验室配备了精密设备和试验台架,可进行各种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国内,由于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迫使汽车整车厂商不断压低零部件的采购价格,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多品种小批量下的汽车零部件订单模式促使零部件厂商不得不变更生产组织模式,以减少生产成本及库存成本。于是,很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开始研究和尝试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单元式生产,以此来缓解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产品准时交付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2001,(1):16-17
2000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对系统内的整车生产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建立新的企业、采用新的机制、模式发展航天汽车。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转化生产经营机制,调整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厂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需要特殊的竞争策略,更需要特殊的管理方式。看板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它能帮助汽车零部件厂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产品库存,提高及时交付能力,改善顾客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汽车零部件厂商创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T公司为例来谈汽车零部件厂商如何运用看板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精密装配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即拓宽以精密零部件组装和定位作为基本核心内容的自动化装配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日显重要。考虑到精密零部件的组装程序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考虑零部件成品和半成品的差别,提升装配自动化水平。但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发展相对滞缓,甚至阻碍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为此,针对汽车零部件精密装配自动化技术进行讨论,论述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中的可靠装配方法与优化检测系统,明确不同部件的准确定位,以便优化生产过程,实现汽车零部件的精密装配。  相似文献   

18.
整车发展受零部件发展的制约。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畸形”,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汽车关键零部件多依赖国外进口和外商在我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欧、美、日等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基本情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都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与此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  相似文献   

20.
汽车研发过程中必须注重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检测。文章通过车身主检具的种类、功能介绍及使用说明,阐明车身主检具的在设计过程中所遵循设计依据及要求,以及车身主检具在整车开发及量产后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