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高速公路在建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在建高速公路管理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梳理借鉴国内省市在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建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策为"搭建一个平台,完善五大系统",即搭建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综合平台一个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为综合管理和决策调度服务;实现重点路段全程实时数据监控;将项目管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工作时处于站立状态,平台承受自重、可变载荷等抬升重量的载荷以及风、浪、流等环境载荷。在不同的环境载荷下,平台桩腿可承受的抬升重量是不同的,导致了不同环境载荷下的可变载荷的不同。环境载荷图通过分析不同环境载荷下平台的稳性、强度以及抬升/锁紧设备的极限能力,来确定不同环境载荷下的许用可变载荷肼用抬升重量。环境载荷图是自升式平台操作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抛石整平船为短周期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加工精度高.通过对其制造特点分析,介绍了船体制作工艺、抬升主结构制作工艺和桩腿制作工艺,对同类自升式升降平台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桁架式桩腿的风电安装平台全程升降试验过程为依托,通过手工测量和电子测量的方式测量全程升降中同一桩腿上不同主弦管齿条升降距离差异值(Rack Phase Difference, RPD)和同一桩腿上不同主弦管齿条升降速度差异值(Rack Phase Velocity, RPV)。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平台升降全过程中RPD的变化,得出影响RPD变化的因素,并提出控制方法,为后续同类型平台对RPD进行控制提供参考,提高全程升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等深线是反映航道通航尺度、标志航道深度、衡量电子航道图质量的较为重要因素之一。面向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和复杂水域情况,基于ArcGIS平台,本文提出了等深线流程化生成的方法,实现了等深线快速生成,解决了复杂水域等深线穿岛等问题。通过具体项目试验,验证了该方法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电子航道图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总线的多任务无人水面艇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比有人驾驶船舶,无人水面艇因其具有低成本、高速度、高机动性以及高智能化等特性,特别是在危险情况下代替人工作业的应用实践,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无人艇控制系统方案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的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方案。然后详细分析了智能终端、主控单元的设计方案。结合实际项目应用进行了系统测试,试验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方案可行,通过自主研制的智能终端可稳定、可靠地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处理以及共享,分布式结构保证系统可方便地搭载或变更任务模块。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分析和钻头喷嘴当量直径计算方法合理设计、选用试验工装,采用试验水箱在码头进行耐久试验,并优化试验流程。经实际项目检测,试验工装选取经济、合理,试验流程简单、高效,能保证平台各类试验的连贯性,避免反复拖航插拔桩,从而缩短平台的调试周期,节省试验费用,降低平台试验风险。研究成果可供同类项目中类似试验的开展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Pixhawk开源项目的特点,开发一型基于开源飞控的无人艇平台。首先围绕Pixhawk项目的特点,从硬件框架、软件框架以及MAVLink通信协议3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通过相关的实船试验,验证了所开发无人艇平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进口设备及项目自身特性和组成的分析研究,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研制出大吨位船舶制造专用液压安装平台。通过力学计算及结构变形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同步控制策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构成及控制策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船舶设计管理平台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船舶设计协同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完成设计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实现项目的协同管理、数据和文件的协同共享、船舶设计行业的资源共享、月度计划的精细管理、项目人员的负荷平衡、工时填写与统计、组建项目团队及分派项目任务、项目状态跟踪、业务提醒和警示管理、电子文档管理以及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东亮 《船舶工程》2013,35(6):102-105
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有着大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深水石油开发钻井平台中成为必备的关键设备。海洋钻井平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求其不受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海面位置上。早期浅水浮式钻井平台采用锚定位的方式可以胜任该项作业要求,但随着水深的增加,特别在大于1000米水深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本文集中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和系统配置,为以后的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童波  金强 《船舶》2011,22(2):8-14
南海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深水、高压、低温、波流的不规则性以及内波的存在等使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面临重大挑战。研究海洋环境条件的意义是在现有的平台设计水平和设备技术水平条件下,确保该海域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南海海域的环境特征,可应用于南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中不同工况的海况参数选取。  相似文献   

13.
海洋石油281和282升降系统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龙 《船海工程》2013,(6):179-181
针对海洋石油281和282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的原理及组成,对升降系统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型半潜船压载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垒 《船舶》2014,(1):53-57
为安全可靠地实现半潜功能,根据某半潜式自航工程船压载舱众多的特点,采用空气压载系统与泵压载系统相结合进行设计。试航结果显示:压载水系统的设计能够安全实现该半潜式自航工程船海上半潜作业功能,达到技术规格书中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秦琦 《船舶》2009,20(6):8-12
从钻井船的船龄结构、建造年份、船东、运营商、建造商,设计型式、作业水域、工作水深、钻井深度等方面论述了钻井船市场现状,展望了钻井船市场的未来发展。指出虽然在未来一两年内世界钻井船新船订造市场仍可能较为谨慎,但由于未来世界深海油气的开采对于钻井船的大量需求,钻井船建造市场的长期走势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海121.92 m(400 ft)水深海域的海底土质特性,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果预测海底土的承载力,进而确定自升式钻井船插桩深度范围。结合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际,得出南海121.92 m(400 ft)水深海域的自升式钻井船桩腿入泥深度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升降系统是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核心设备,其结构稳定性是其平台和桩腿顺利实现升降的保证。本文以某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液压销孔式升降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部件的结构模型,给出结构分析的载荷及边界条件,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各工况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求解,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结论为升降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此类结构受力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江23-1油田海洋模块钻机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田甜  张建勇  王宁 《船舶》2006,(5):26-32
4 500 m海洋模块钻机是西江23-1油田开发工程的关键装备。该海洋模块钻机在设计中应用了SACS、AN SY S和AUTOPLANT等软件,对钻机的整体模块、海上吊装和组合型钢等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为海洋模块钻机的设计研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系统分析和结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及设计流程.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的具体情况,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其方案设计过程,提出了方案设计的系统分析步骤.根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结合平台方案设计系统的任务特点,提出了平台方案设计系统三维结构模型,用于指导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的实现.将该方法应用于300英尺作业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方案设计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自升式钻井平台属于海上移动式平台,是浅海大陆架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事业的主力装备。结合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性能特点,通过分析钻井平台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论述全球蕴涵油气资源海域的地质特性及勘探远景,归纳国内外钻井平台用户特征及市场需求,总结出最适合该型平台工作的目标海域,明确该型平台最适合的目标用户,使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研发更具市场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