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围绕车用柴油机欧Ⅲ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和电控高压共轨3种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各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评价。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是满足未来更严格排放标准的重要措施,此外还需配合燃烧室优化、空燃比(α)匹配、燃油改质等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性能,从而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4100QBZ直喷柴油机提出了降低机油耗以降低微粒排放,采用缩口形燃烧室并增加燃油喷射压力以改善燃烧过程,采用无压力室油嘴以降低HC和微粒排放,大幅度推迟喷油以降低NOx排放等改善排放的技术对策。采用这些技术措施后,4100QBZ柴油机有害排放大幅度降低,全面达到欧Ⅰ排放标准,其中气态排放指标达到欧Ⅱ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外各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典型代表及各阶段的技术特点,阐述了我国应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及所采用的电控和非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指出目前我国采用的电控分配泵、电控泵喷嘴、电控组合单体泵、高压共轨及电控直列泵+冷却EGR等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路线可以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柴油机已开始采用直喷式燃烧室、四气门、电控系统、涡轮增压和中冷、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EG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废气后处理系统等,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已可完全满足欧Ⅲ、欧IV甚至欧V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达到欧3排放法规的新一代南京依维柯汽车及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BOSCH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增压中冷直喷柴油机系列的技术特点和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6.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52):27-30
节能、安全、环保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课题.柴油机具有高低速扭矩、低燃油耗、低CO2排放、高耐久性和高可靠性,在汽车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近期柴油机先进技术--4气门/缸、直喷、涡轮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高压燃油喷射(泵喷嘴和共轨)等的使用,使柴油车不再是冒黑烟、振动大、噪声大等车辆,柴油车的排放、振动、噪声已可与汽油车不相上下,但其燃油经济性要好30%左右,CO2排放要低30%左右,排放可满足欧、美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有些车型已达到欧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控单体泵对4D44柴油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传统直列泵柴油机满足国Ⅲ排放法规,在尽量不改变柴油机本体的前提下对燃油、进气和燃烧系统进行了优化。燃油喷射系统采用集成电控单体泵,高压油管长度和喷油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改进了进气道;重新设计了燃烧室;针对国Ⅲ排放法规测试特点进行了电控参数的优化。通过对整机进行13工况试验测试,表明优化改进后的柴油机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马自达6轿车采用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可达欧3标准。马自达6轿车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燃油蒸气排放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系统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组成。论述了马自达6轿车排放控制系统各主要元器件的检修。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辉腾V6 TDI柴油机将环保与动力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采用了共轨直喷技术,可输出功率171kw;新的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其率先达到了即将在2009年生效的欧V排放标准。欧V标准对尾气颗粒(PM)排放的要求比目前的欧Ⅳ限值要低80%,而装用V6TDI柴油机的辉腾轿车则成为首款满足这一排放标准要求的柴油车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范围内所有车型(低速汽车,即农用汽车除外)均已执行国Ⅲ排放标准,不久将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车用柴油发动机均须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从现在国际国内市场和未来柴油机排放升级需要看,车用柴油机采用的电控燃油喷射技术主要有三种:电控单体泵系统、电控泵喷嘴系统和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11.
博世最新柴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文 《汽车与配件》1998,(27):17-18
汽车发动机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受到重视。柴油机特别是直喷式柴油机因其燃油经济好、CO_2排放量低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柴油机的NOx排放较高,尤其是具有很大潜在危害的微粒(PM)排放也很高。 欧盟计划在10年内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车辆的NOx的排放减少90%,PM的排放减少70%。柴油发动机的商用车辆的PM和NOx排放量要求10年内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刘雨亭 《世界汽车》2001,(10):53-54
为保护环境,须大力减轻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欧洲瞄准降低CO2排放改进发动机,柴油机发展共轨、单体泵等高档直喷技术;汽油机发展高档直喷和高技术气门机构.因汽油含硫量高,使得汽油机直喷技术尚未普及,但目前正在大部分生产厂加强研究.另一方面高技术气门机构,以高级车为中心正在逐步发展,在发动机性能指标不下降情况下,燃油消耗量可下降10%,NOx排放量降低,有可能满足欧、美、日逐步加严的汽车尾气排放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增压直喷柴油机EGR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振东  褚超美  周萍 《汽车工程》2004,26(2):136-138,156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增压直喷柴油机EGR率控制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各工况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为满足欧Ⅱ标准确定了各个工况的最佳EGR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EGR电控系统,并用于柴油机的实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EGR电控系统后,大大降低了该柴油机的氮氧化物排放,使13工况排放全面达到欧Ⅱ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将成本低和简单可靠的新型自由电枢式燃油喷射单元FAI(Free Armature Injection)应用于AX-100二冲程汽油机,进行了电控燃油缸内高压直喷的研究和开发,在原机的基础上设计改造了一个适合缸内直喷的进气、供油及燃烧室系统。通过试验,获得了大量的缸内直喷的试验数据和电控参数的MAP图,并分析了喷油量、喷油提前角和点火相位等非常敏感的控制参数对发动机的性能、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影响规律,还做了该直喷发动机和原化油器发动机的性能、燃油消耗和排放的比较。结果表明,新型自由电枢式燃油喷射FAI直喷技术能够成功的应用于缸内高压直喷系统,极大改善了燃油短路的现象和扫气效率,在整个运行范围内燃油消耗大大降低,HC排放改善很多。  相似文献   

15.
万江  于宇 《汽车与配件》2003,(36):32-33
一、低硫燃油在减少柴油机排放方面的作用为了减少排放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应尽量降低柴油车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于这样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有先进的发动机设计技术、完善的排放控制技术和低硫燃油。低硫燃油对排放控制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①直接减少细小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②确保各类柴油车(包括公路用车  相似文献   

16.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面向欧Ⅲ排放的调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控单体泵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具有使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潜力,研究在自行开发的单体泵柴油机的ECU上,进行了面向新法规测试规程的标定调整方法研究。指出在满足整机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方法所指定的工况区,进行更细网格的喷油量和正时的匹配标定工作,并使整个区域内不出现尖点。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的气体排放物已达到或接近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国Ⅲ柴油机ESC试验循环排放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机械泵+EGR、电控单体泵和高压共轨3种技术方案的国Ⅲ柴油机进行欧洲稳态循环(ESC)试验,对3种技术方案柴油机ESC试验的气态污染物分担率和油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控燃油系统尤其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污染物分布更趋均匀,而采用机械泵+EGR的柴油机的油耗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对环境要求的不断加强、排放法规的日益苛刻,以及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柴油机制造商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更为先进的柴油机技术。目前,柴油机的燃油喷射技术正在经历着直喷发动机到100%直喷与电控结合发动机的过渡。其中,日本杰克赛尔ZEXEL公司的TICS喷油技术已经在日本和美国成功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对燃油质量的深入研究,汽车制造商得出结论:燃油硫含量对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有显著影响,降低含量就会直接降低装备催化转化器车辆的排放;要使汽车在整个寿命期内始终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效率,就要使用无硫燃油;无硫燃油是应用氮氧化物(NO_X)捕集器、颗粒物捕集器和直喷发动机等先进技术的必要条件。因此世界各国车用汽油标准中降低汽油硫含量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柴油发动机整机技术的持续升级,并降低排放、改善燃油经济性,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运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流行的是单体泵和共轨式两大类电子燃油喷油系统。玉柴G6000电控欧Ⅲ柴油机是玉柴试制成功的,由二发厂生产的排放达欧Ⅲ标准的产品,排量为7.8L,标定功率为177kW,燃油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控单体泵,实现一缸一泵,高压喷油,可自由设定喷油时间,进排气方式为增压和空对空中冷方式。本文将就其采用的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构成部件及其主要功能、使用和维护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详实。但因版面所限,将分3期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