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路》2015,(9)
为了解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水泥稳定砾石基层中的使用性能,通过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的摊铺,验证了其各项室内试验指标和现场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为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没有对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疲劳破坏做出技术要求,为了研究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通过不同含量的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试验,分析了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物理力学性能。根据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资料,应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计算了不同乳化沥青掺量和不同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的层底应力比。不考虑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室内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乳化沥青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大于按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计算的新拌水泥稳定碎石疲劳寿命,乳化沥青增加了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柔性,延长了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重载干线公路上的应用,在河南省S244新野段上进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试验,通过对原材料、沥青发泡条件、级配组成进行设计,对试验路段的病害处理、水泥撒布、整平与压实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再生层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总结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的关键因素和再生层检测方法,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泡沫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利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一系列专项试验,分析泡沫沥青发泡特性,优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分析混合料拌和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力学性能包括间接抗拉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泡沫沥青冷再生是利用沥青发泡技术将废弃的沥青材料铣刨后重新稳定,并在压实力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路面结构层的技术。文中结合京沈(北京—沈阳)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和水泥稳定基层材料进行再生利用,介绍了泡沫沥青再生基层优化级配范围和冷再生施工工艺,并结合试验路段现场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结合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成功应用,提出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试验检测方法以及冷再生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层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属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范畴。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同时结合室内力学试验研究结果,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层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其形成路面基层的可行性和性能以及相应的现场冷再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佛山官西线试验路工程研究现场冷再生技术,就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对试验路成型后的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提出的施工工艺合理可行,对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现场冷再生技术的强度形成机理,对水泥稳定、水泥-乳化沥青稳定、水泥-泡沫沥青稳定3种常见现场冷再生方案的技术优势、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探讨,说明不同的条件宜选择不同的再生方式。  相似文献   

10.
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再生基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利用。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级配、配合比、泡沫沥青最佳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做基层材料具有良好路用性能,能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地冷再生技术在中国旧路维修改造中的大规模应用,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优劣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文中依托广东省佛山市某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对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层用于路面基层或低等级道路路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维特根公司与加拿大艾德蒙顿市就共同开发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工程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定对该市Ellerslie路的一个待维修路段,采用就地冷再生方案实施维修,具体维修方法是加入砾石和乳化沥青,对上部结构层进行就地冷再生.  相似文献   

13.
泡沫沥青用作路面混合料的结合料,最早由爱荷华州立大学Csanyi教授于1957年提出。他研究发现通过向热沥青中引入蒸汽能够产出大量沥青泡沫,这些沥青泡沫可有效地用于稳定质量较差的砾石、砂、黄土等路用材料,形成低成本的泡沫沥青混合料。1968年,澳大利亚Mobil Oil公司改进原有的泡沫沥青生产工艺,以冷水替代蒸汽,并于1971年注册专利。该方法使泡沫沥青实用性增强,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截止到1982年,澳大利亚累计铺筑了29×10~6m~2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基层、底基层,南非、新西兰、德国、日本等也铺筑了一些试验路段,美国则铺筑了数百公里的泡沫沥青表面层混合料。20世纪90年代,由于将泡沫沥青发生装置集成到冷再生设备上,使其应用更为方便;泡沫沥青专利保护期的失效,加上人们对环保节能型筑养路技术的重视,使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南非、欧洲、美国等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200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江西梨温高速、京沈高速、石黄高速等,以及浙江、江苏等地的国、省干线公路,在大中修养护工程中均成功使用了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或者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废渣在公路建设中的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近几年公路建设中对各种废渣的利用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工业废渣、建筑废渣、公路养护大中修产生的废渣。随着我国现有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多已进入大修期,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将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推广应用日益增多,然而基层铣刨料与新集料之间差异较大,对工程施工工艺、应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该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二灰碎石基层、水稳碎石基层铣刨料和新集料的表面特性,基于此,对基层铣刨料的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吸水率等指标进行试验分析。考虑基层铣刨料的表面性状,采用室内洛杉矶磨耗设备模拟现场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现场施工工艺,研究基层铣刨料的级配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基层铣刨料表面存在大量微米级的二灰或水泥水化物颗粒,相对于新集料而言,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对基层铣刨料的压碎值、吸水率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用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裂性;最终提出采用振动磨耗的室内模拟方式确定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的级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及回收基层材料的废旧路面材料就地水泥冷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的基层,并能在短期内快速评价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耐久性能,大广高速奈曼东连接线进行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压缩模量试验(中间段法)、干缩温缩应变、冻融循环水稳定性与抗疲劳耐久性等的对比研究,进而采用足尺加速加载试验评价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长期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压缩模量完全能满足规范中高速公路基层的要求;相同试验条件下,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特性、力学性能、抗冻性及疲劳寿命均小于新成型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但2种半刚性基层的承载能力相差不大;在持续荷载作用下,路面基层疲劳损伤累积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不断衰减,随着试验轮加载次数增大,2种半刚性基层弯沉代表值持续增大,而弯沉增长率呈先显著增大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承载能力衰减对重复荷载作用更加敏感。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加载了120万次后,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未发生疲劳开裂病害,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耐久性能;建议改扩建工程中,宜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于交通量较小的车道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结合深汕(深圳—汕头)高速公路东段路基路面大修工程,进行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研究,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进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进行配合比验证;介绍试验路段铺筑技术,竣工4d后冷再生基层顶面弯沉满足规范要求,证明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可应用于高速公路维修养护.  相似文献   

18.
章力 《上海公路》2011,(3):46-49
水泥乳化沥青材料是一种介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新型材料.以上海市蒸俞公路水泥乳化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技术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室内试验及试验路功能检测表明,该新技术是一种修复破损路面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研究纯铣刨料和掺加新料2组级配的配合比设计,对比分析2组级配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养生方式、水泥用量和泡沫沥青掺量下混合料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补充部分新料可改善铣刨料级配,从而提升混合料性能,尤其是水稳定性有较大提升,经冻融试验测得的强度比增加9.3%;不同养生方式会对混合料中水分...  相似文献   

20.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原理及施工工艺,并在试验段施工,对试验段进行了压实度检测、马歇尔试验检测、弯沉测试。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弯沉代表值比改造前降低了37%左右,大大提高了路面的承载能力,且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利用技术能有效利用原有道路废弃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