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TS系统在航道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港口航道交通管理的要求,探讨如何利用VTS系统对航道船舶交通和浮标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利用航道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具体的管理监控方法研究和报警装置的设置,对合理组织船舶交通、预防船舶误航、船舶航行动态信息提供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殷志权 《交通科技》2001,(2):56-57,62
1 工程概况 江苏省芒稻船闸位于江都镇西郊,建于1965年,是苏北京杭大运河入长江通道的复线船闸,亦是江都南水北调枢纽之一。上游引航道连芒稻河通京杭大运河,芒稻河承担着淮河流域及里下河地区旱时送水、涝时泄洪的重要作用。建闸时上游引航道底标高0.0 m(废黄河高程系,下同),底宽25 m,边坡坡比1∶3,5.0 m至8.5 m为干砌块石护坡,基本无系靠船设施。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通过船闸的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大,至1997年,船闸通过量已达1 200万 t,远远超过设计通过量。由于上游引航道水位变化频繁,加之系靠船设施不能满足现有船舶的停靠要求,因此对来往船舶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沉船事故时有发生,船闸管理所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对此,船闸主管部门将上游引航道护坡改造列进“九五”计划中,并且于1998年首先将引航道右侧斜坡改造成直立式结构,工程总长200 m。工程总投资150万元。  相似文献   

3.
张立 《交通科技》2006,(1):99-100
论述扬州航道发展与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科技发展、综合运输、服务社会、城市建设、建设资金及船舶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嘉定区加大了对骨干河道的整治力度,先后综合整治了环城河、练祁河、娄塘河、横沥、盐铁塘和顾浦等河道.上述河道都为低等级航道,即7级航道或等外级航道,在整治工程施工期间必将对过往船只和工程施工船舶带来一定的安全影响.通过对顾浦(省界~鸡鸣塘)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过往船只和工程施工船舶的安全,对今后类似低等级航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芒稻船闸改造工程上下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1∶50水工物理试验模型,重点研究了泄洪、排涝、调水等不同工况条件下上下游引航道整体范围内的流速、流态,提出引航道整体范围平面布置的工程方案,并试验论证其合理性及船舶航行和停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船闸闸门是船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闸门调试是船闸大修的关键内容,结合芒稻船闸大修提出船闸横拉门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7.
北极东北航道开发和利用,对北极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2015—2017年北极东北航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采用Douglas-Peuker算法,对海量船舶AIS轨迹数据进行抽稀与验证;然后利用KD-Tree、DBSCAN和族心确认算法,对海量船舶AIS轨迹点进行了时空聚类分析;成功提取了船舶类型、船旗国、船舶轨迹、船舶密度及船舶速度等船舶行为特征,探索研究了船舶行为特征对于北极东北航道能源、环保及海上交通服务的作用与意义.研究表明,北极东北航道航行船舶以渔船和货船为主,船旗国以靠挪威和俄罗斯籍为主,船舶活动区域集中在巴伦支海与挪威海,主航道主要以8~15 kn速度航行.   相似文献   

8.
吕刚 《交通科技》2003,(5):46-49
介绍口岸、芒稻和江都船闸运行情况,针对横拉闸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实施技术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基坑监测实例,围绕船闸深基坑及其周边临近建筑物、桥梁、防渗帷幕、围堰等结构物的变形观测和水位监测,介绍了船闸基坑监测的内容、方法、要点,以及数据整理。  相似文献   

10.
G1501高速公路跨泖港大桥上跨平申线(上海段)航道。该航道是《上海市“十二五”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中首批启动建设的航道,为黄浦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目前航道等级Ⅴ改Ⅳ。改造过程中航道上桥梁被船撞风险高,通过对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工作模式与参数化技术、多源数据三维测量空间的平面转换算法与工程实现技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通航异常行为的判别技术、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性能优化与工程测试技术等内容进行研究,突破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背景下航道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桥撞击态势预测等关键技术,泖港大桥采用主红外、可见光和激光测距三类传感器复合体制的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系统。从而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监控及预警,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计算航道通过能力,针对单双向通航方式并存的混合通航航道,建立了基于船种聚类的航道通过能力量化模型.根据海港航道通航管理规则,对不同船舶种类进行分类,通过聚类算法确定船舶种类特征及其分布概率.与传统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相比,对不同种类船舶所占航道资源分别附以不同权重,同时考虑船舶通航方式改变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量化航道通过能力.应用天津港大沽沙航道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目前航道实际月通过船舶约为1 905艘次,计算得到大沽沙航道月通过能力为2 350艘次,并且与港口公共混合通航航道通过能力计算结果4 455艘次/月相对比,前者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后者的结果明显大于实际航道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基于船种聚类的航道通过能力量化方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航道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河水运主通道的布局规划是"两横一纵十八线",由20余条河流组成的约15 000 km航道,目前我国已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干线和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右江及红水河等建船闸900余座,其中大中型船闸300余座。船闸的修建改善了航道的航运条件,提高了航道的通航等级,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以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的建设为代表,我国的船闸设计、施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文中对我国船闸建设及技术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浅谈川江航道特点对船舶避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川江航道水流特点和船舶会让具体情况,结合《内河避碰规则》,着重分析阐述川江现有航道对船舶避让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对川江航道和船舶会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船舶通过弯曲航道所需航宽的计算对于安全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叠加原理,分别计算出在无风流情况下过弯道所需航宽、流致漂移量、风致漂移量、偏航量,相互叠加得到有风流情况下船舶通过弯道所需航宽。编制应用软件,对航道通航能力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5.
介绍江苏省内河航道基本情况,对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制定、调整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船舶实际吃水深度是航道部门决定船舶能否过闸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以盐邵船闸为工程实例,用单波束声呐阵列自动测量过往船舶的实际吃水深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钩测"难题,为航道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风、流压偏角等因素与超大型船舶在航行时航迹带宽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在风、流以及波浪作用下,进出港航行所需航道宽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立斌 《交通科技》2013,(4):134-136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11.5m超吃水船舶频繁进出张家港永钢专用航道。文中在分析永钢专用航道通航环境和11.5m超吃水船舶航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11.5m超吃水海船驶进永钢专用航道的航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三峡船闸上游锚地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通航效益。对三峡坝区的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设计了三峡船闸上游锚地监控管理系统的架构,根据系统主体需求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数据采集、通航环境信息发布、锚地状态动态监控和锚地业务管理等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三峡库区航道、船闸、码头和渡口等重点水域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夏正东 《交通科技》2007,(6):115-116
在分析京杭运河扬州城区段堵档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发挥芒稻河等航道的分流作用,缓解直至消除扬州段堵档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