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埋隐伏型岩溶地带路基地质条件恶劣,构成铁路安全运营隐患。文章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的基本性能和注浆加固机理,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粘土固化浆材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该浆液加固洛湛铁路岩溶路基具有施工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堵水防渗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铁路路基经过的地段常遇到地质溶洞和上世纪遗留的工业采空区,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地下情况的不确定性,工程部门一般采用钻孔后压浆灌注施工工艺进行处理。钻孔后压浆灌注法也是一种最经济、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谈谈注浆法处理采空区的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根据榆林市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最西端试验场地的现场静载试验结果,对比统计后压浆桩和未压浆桩沉降变化情况,提出沉降缩减系数,由此得到后压浆桩基沉降的数学统计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沉降缩减系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其离散程度也减小;桩顶荷载较大时,后压浆工艺对控制桩基沉降效果比较明显;沉降缩减系数按正态分布时用其50%上侧分位数计算得到的后压浆桩沉降值与实测值更加吻合。由于后压浆工艺较复杂导致沉降缩减系数具有离散性,建议采用沉降缩减系数的85%上侧分位数预测后压浆桩的沉降,以保证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4.
根据冶金厂特种车走行线的特点,车辆的最大轴理和年运量成为计算轮压和道床顶面,路基顶面动压力重要的数据,路基加固,道床厚度亦与之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线路路基的稳定和列车运行安全,满足路基设计应力σ设计=0.2Mpa,对铁水走行线道床,路基面面应力进行了验算,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基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昆线高挡墙路基出现挡墙开裂外挤病害,首先采用钻孔压浆加固处理,提高挡墙的强度,然后采用自钻式锚杆对挡墙外侧进行梁锚支护,以防止挡墙受力外挤的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将垃圾土应用于公路路基填筑是实现垃圾土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实际垃圾土进行筛分处理,制得适用于公路路基的垃圾筛余土(简称垃圾土);进而,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直接压实垃圾土和固化垃圾土的抗剪强度、CBR值等力学特性;以此为基础,修筑直接压实垃圾土路基试验段,并采用适宜的新型施工工艺修筑固化垃圾土路基试验段,监测路基的工后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两种垃圾土路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固化垃圾土与直接压实垃圾土相比,粘聚力提高1.6~1.9倍,内摩擦角提高30%以上,CBR值提高4.5~5.1倍;固化垃圾土路基的工后沉降比直接压实垃圾土路基降低64.7%,且能够更早地趋于稳定。以上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固化垃圾土路基施工工艺和垃圾土资源化利用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西安北站车站2800余棵桩基全部采用桩基后压浆形式。后压浆钻孔桩是桩基工程中新技术,钻孔桩后压浆可以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西安北站主站房工程中广泛使用了该施工工艺。简要地介绍了钻孔桩后压浆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西安地区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固化道床在施工中,材料聚合反应产生体积膨胀,导致轨道变形。由于固化道床施工是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控制浇注施工中轨道变形,对于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尤为重要。采用热—力耦合模型对聚氨酯固化材料的膨胀行为进行模拟,并用膨胀力测试试验结果对热—力耦合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基于验证后的热—力耦合模型,针对大西高铁的实际线路情况,建立大西高铁路基基础聚氨酯固化道床膨胀力时变仿真模型,分析浇注方式、保压荷载幅值及作用点对轨道几何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单点浇注工艺必须采取保压措施,且建议作用点间距为1.2m、4点加载、荷载总量为30kN。现场施工时轨道变形测试结果表明,优化保压设备后,钢轨10m弦高低可控制在2mm以内,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压浆机理和压浆工艺,包括压浆回路的设计,浆液配制,压浆工艺控制及压浆后的效果分析,通过试验说明了桩底压浆可以明显提高桩基承载力,并减小桩基沉降量.这对于大直径超长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桩底压浆工艺应进一步在桥梁基础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岩溶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岩溶发育地区,施工过程中塌孔、卡钻、埋钻现象极易发生,威胁施工安全,影响工程质量。成孔方法.特别是溶洞的处理是成桩的关键工序。在溶洞处理过程中根据溶洞的大小,采用填粘土块和片石,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压浆,压双液浆,灌砂压浆,钢护筒跟进的施工方案,能保证成孔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灌注桩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尤其对无砟轨道更是直接影响到其安全使用寿命。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支撑路基的地基压密沉降是造成路基工后沉降的最主要原因。地基的沉降变形大小则主要由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处理方法决定,通过对高速铁路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因素的归纳总结和机...  相似文献   

12.
王起才  张戎令 《铁道学报》2011,(12):107-111
铁路提速线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治理对于保证列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既有线黄土路基病害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劈裂注浆浆脉形成的原因、机理、经历阶段、不同压力下注浆后路基土体位移情况、浆脉走势,得出拟合公式,并通过室内土层注浆试验装置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路基在注浆压力为0.3~0.5MPa下很难出现二次劈裂;劈裂注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填充效应、挤压效应、骨架效应;周围土体中细小浆液形成的浆液管道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且形成的浆脉属张开型裂缝。  相似文献   

13.
后压浆灌注桩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坚  李敏 《铁道建筑》2006,(12):73-75
通过对后压浆灌注桩和普通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对比,探讨后压浆对灌注桩的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持力层受力状态的影响,表明后压浆灌注桩明显地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减小了桩的沉降。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段处理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该段路基的处理方案和施工方法。压水试验和物探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处理后使强度得到了提高,岩土结构得到了改变,地下水的潜蚀和渗透通道得到了堵塞,溶蚀塌陷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为岩溶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月 《铁道知识》2006,(2):32-33
修筑铁路路基为保证其安全、稳闻、可靠而修建的挡土墙、土钉墙、护坡、堤坝、锚固结构、抗滑桩、植被利防护带等附属建筑物,统称为路基支挡建筑物。中国铁路最甲.和撮普遍使用的路基支挡建筑物为重力式于当墒,如滨洲、滨绥、哈大、京山、沈山、京汉、粤汉、京沪等铁路,随处可见。重力式挡墙以浆砌片朽构筑,人工操作简中.  相似文献   

16.
灌注桩是铁路桥梁建设中普遍采用的基础形式,通过灌注桩后压浆处理,可以提高细粒土中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以达到降低造价、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着重探讨后压浆技术对灌注桩承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机理和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通过对郑西客运专线新渭南高架车站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的试验分析,证明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能显著提高桥梁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冶金厂特种车走行线的特点,车辆的最大轴重和年运量成为计算轮压和道床顶面、路基顶面动压力重要的数据,路基加固、道床厚度亦与之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线路路基的稳定和列车运行安全,满足路基设计应力σ设计=0.2 Mpa,对铁水走行线道床、路基顶面应力进行了验算,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基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盐渍土的溶陷变形可能造成线路不平顺性加剧,不利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而水分是影响盐渍土地基溶陷的主要因素。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基底盐渍土的抗溶陷措施,开展了不同反压护道宽度与垂直防渗深度的渗流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体积含水率增量沿地基深度方向均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孔隙水压力增量沿地基深度方向呈衰减变化;路基坡脚外增设反压护道及垂直防渗措施均可有效防止基底浅层土的体积含水率增大,路基基底的防渗效果与反压护道宽度及垂直防渗深度成正比;建议采用"3 m宽反压护道+4 m深垂直防渗"作为徳伊高速铁路路基基底盐渍土的抗溶陷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军 《铁道建筑》2007,(12):25-27
石灰岩岩溶发育地区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塌孔、卡钻、埋钻现象,威胁施工安全,影响工程质量。在溶洞处理过程中根据溶洞的大小,采用填黏土块和片石,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压浆,压双液浆,灌砂压浆,钢护筒跟进等施工方案,保证成孔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灌注桩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在客运专线箱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箱梁技术标准高,要求达到百年使用寿命,预应力孔道压浆对预应力筋的防护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箱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真空压浆技术是采取对预应力孔道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再压注水泥浆的一门先进技术,真空压浆其压浆密实、均匀、饱满,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粘接强度,减少了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损失。结合工程实践,对桥梁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的特点、原理及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