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FRP加固已腐蚀混凝土梁的抗疲劳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纤维布(CFRP)加固腐蚀钢筋混凝土的梁静载和疲劳试验过程,探讨了加固方式和纤维布性能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对象为6根FRP加固腐蚀梁、1根腐蚀未加固梁和1根标准梁(未腐蚀未加固);加固方式分别是CFRP缠绕加固梁和FRP在梁底抗弯加固且缠绕纤维布;试验过程中3根梁作静载试验,5根梁作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RP加固腐蚀梁的静载极限承载力比标准梁提高37%~38%;加固腐蚀梁的疲劳寿命是未加固梁的2~6倍,但低于标准梁。  相似文献   

2.
高强不锈钢绞线—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一种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新型加固工艺。为研究该加固工艺的受力破坏特征,对2根该工艺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梁、2根粘贴钢板加固梁、2根粘贴碳纤维板加固梁和2根未加固对比梁的抗弯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加固措施均能有效地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高强不锈钢绞线—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能更好地提高梁的刚度,能较好地约束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可以改善加固梁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钢筋混凝土T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与非预应力CFRP板加固对钢筋混凝土T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参数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3片足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 其中1片足尺梁不进行加固, 2片分别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和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 分析了试验梁主要部位的应变、滑移、裂缝分布、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基于试验梁塑性破坏机理, 并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推导了足尺试验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 加固后试验梁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塑性弯曲破坏, 跨中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 组合加固钢板与新混凝土之间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之间相对滑移小于0.05mm, 因此, 加固后试验梁各部分协同工作性能较好; 与未加固梁相比,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08倍, 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43倍, 因此, 组合加固能显著提高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 与未加固梁相比, 2片加固试验梁的延性系数均提高了21%, 当试验荷载为200kN时, 2片加固试验梁刚度分别提高了1.55、3.07倍, 因此, 组合加固能显著提高试验梁的刚度和延性; 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相比, 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对试验梁在使用阶段的承载性能和刚度的提高更加明显; 2片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0.94和0.96, 因此, 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精度较高, 可用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抗弯承载性能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可以改善加固梁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钢筋混凝土T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与非预应力CFRP板加固时钢筋混凝土T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部分参数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鉴于大比例、高配筋混凝土梁粘纤维增强片材加固试验数据相对不足,完成了9根外贴碳纤维布或板加固实尺模型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以考察梁表面处理方式、加固前预载历史和加固片材类型对加固梁抗弯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面打磨不如凿毛处理时粘结牢靠,破坏形态为剥离;若能避免剥离,碳纤维布和板均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当碳纤维片材的轴向抗拉刚度相等时,贴布的加固效果优于贴板;加固时梁上既有荷载越小,则加固效果越好;大梁比小梁更易出现界面应力超限,更易剥离.基于《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基本假定,考虑既有荷载的影响,对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2片服役20年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为试验研究对象,分析了未加固梁与铺装补强加固梁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抗裂性能和承载力。结果表明:未加固梁的破坏模式为受剪破坏,梁端钢绞线发生滑移现象,剪压区梁顶混凝土被压碎;铺装补强加固梁的破坏模式为受剪破坏,预应力钢绞线断裂,剪压区梁顶混凝土被压碎;铺装补强加固法增加了梁体截面受力高度,提高了梁体刚度,限制了梁体裂缝发展;铺装补强加固法可有效提高结构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开裂荷载与未加固梁相比提高了7. 7%,抗剪承载力与未加固梁相比提高了12. 4%。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碳纤维网格加固不同幅值下超载梁的工作性能,本试验分别对5根超载梁进行了抗弯试验.以不同加载幅值、加固方式为变量,从试验的破坏形态、挠度变化、应变分析、裂缝的发展与分布、抗弯承载能力、混凝土和钢筋应变等,分析了碳纤维网格加固超载梁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超载幅值大小、加固方式和加固量都会影响梁的极限承载力、抗弯刚度和挠度、裂缝的发展和分布;在有限次超载作用下,桥梁构件的承载力提高,随着超载幅值的增大,受损严重的梁加固效果不如轻微或者中度超载梁的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某简支T梁桥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为例,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通过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简支T梁性能上的改变,进一步总结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T梁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可为同类体外加固的桥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预应力CFRP及预应力钢绞线对桥梁的加固效果,以某T梁桥加固为例,利用Midas软件对两种加固方式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加固均能提高T梁的承载能力,预应力CFRP加固T梁后的最大挠度值比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后的值大1.9mm,最大弯矩值大180.2k N·m,预应力CFRP加固后的T梁承载能力提升程度较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后的大。  相似文献   

11.
曲线梁桥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城市立交桥建设的需要,曲线梁桥结构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小半径曲线梁桥的设计计算比较复杂.但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其结构的受力状况。针对其不同于直线梁的受力特点,采用相应的有效措施,是可以设计出较为可靠且经济适用的曲线梁桥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介绍了梁体关键受力部位测点的布置方案。通过对实测应力值同设计理论值进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该桥施工过程中的主梁受力规律。同时对该桥主梁应力横向分布规律和日照温差对主梁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余廷禹 《交通标准化》2014,(16):151-153
在桥梁施工中应用顶推法能够实现箱梁结构的施工,它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能够大大节约设备和劳动力,因此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桥梁施工实例,简要阐述顶推法施工中的关键点,包括顶推施工中的临时设施、梁段吊装施工、“格构”式桥面系顶推施工和落梁等,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后张预应力梁封端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的浇注时间不同,形成封端缝,进而造成封端混凝土渗漏并引起锚具锈蚀和预应力的损失,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文中提出了一种能在12cm(及以上)的狭窄伸缩缝环境下对封端缝渗漏进行治理的方案.首先改进了适用于该狭窄环境的基面清理工具,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材料性能测试和数值模拟,证实了本基面清理工具的实用性和本方案的可行性,进而将该方案成功的应用于神朔铁路大柳塔-府谷段6孔梁的现场渗漏治理.为检验治理效果,开发了一种集信号输出与数字采集于一体的渗漏检测仪样机,测试对比表明,样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量程,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梁格法对曲线箱梁进行计算分析,就曲线箱梁构造设计、横梁设计、支座布置、下部墩柱型式以及抗震构造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曲线梁工程设计实践起到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32m铁路便梁的主要适用技术条件、结构构造和拼组架设方法,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该便梁的问世为桥涵顶进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装备,同时也为桥梁抢修提供了一个新的梁种。  相似文献   

17.
孙立刚 《北方交通》2012,(6):149-151
针对简支T型梁桥,采用G-M法、刚性横梁法、刚接梁法计算横向分配系数,总结了合适的计算方法,对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万宏 《交通标准化》2014,(16):179-180
人们对桥梁工程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工程已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鉴于此,分析了引起悬臂现浇梁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结合某大桥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介绍了控制桥梁外观质量的措施.实施效果表明,连续梁外观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现场各项管理满足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变截面梁,按照截面的实际变化规律,采用C++语言编写了一种考虑节点位置在截面上可变化的变截面梁单元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多种软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变截面梁进行结构分析时,坐标选取在形心轴较其他位置能得到更高精度的结果,但是为了建模方便,将坐标选取在桥面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T梁边梁张拉后的侧弯问题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重点。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重点对边梁侧弯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