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闪·灵     
《摩托车》2012,(9):108-113
闪:这是一台科技感十足的哈雷V-ROD,它是美国百年哈雷与欧洲保时捷合作的产物,也被车友们调侃为哈雷的私生子。但就是这样一个私生子,具备了非常先进的技术实力,拥有强劲的动力,哈雷甚至为此车摒弃了风冷散热的传统。今天这台哈雷V-ROD更是一朵奇葩,纪念版的它拥有全车原厂电镀工艺,使之成为纪念版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3,(11):26-31
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车队有序骑行中"哈雷生产了激动人心的产品,并将它销往全球。"——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传说美国人有句谚语:年轻时拥有一辆哈雷,年老时拥有一辆凯迪拉克,人生将不再有遗憾。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在它的诞生地--美国拥有无可质疑的地位,而当一辆哈雷摩托车漂洋过海来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它所蕴含的意义已经绝不仅仅是能发出天籁般排气声浪的两轮机器。哈雷把全人  相似文献   

3.
走近哈雷     
张秉军 《摩托车》2004,(1):34-35
哈雷,一辆美国人生产的摩托车,它价格昂贵、油耗及车身自重很大,但这并没有影响车迷希望拥有它的热情,因为它所具备的吸引力和人们寄予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哈雷不单单是代步工具,还是一种文化和文明,它融入了骑士们的情感、驾驶的愉悦,以至于川崎的火神、本田的瓦尔基利、雅马哈的VX1800都争相模仿、吸收它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14,(18)
<正>哈雷-戴维森,一个让骑手们又爱又恨的名字。爱的是,V型双缸发动机的搏动、浑厚的声浪、强劲的低转动力、鲜明的个性以及舒适的骑乘;恨的是,超标的重量、笨重的驾驶、可怜的过弯能力以及让人仰望得"脖子酸"的价格能不能,在拥有个性和力量的同时,还能拥有比较轻巧的重量、比较轻盈的驾驶、比较亲民的价格?或许现在,骑手们有了新的选择。这是Harley-Davidson近14年来推出的首个全新平台。2001年,哈雷VRSC家族的首位成员"威路德"(V-Rod)揭开神秘面纱,让熟悉哈雷的人士异常震惊——哈雷联合保时捷研发出全新的动力装置!虽然V-Rod搭载的仍然是V型双缸,但是它与传统分道扬镳,采用了水冷、DOHC气门机构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等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5.
樊硕 《摩托车信息》2014,(11):92-93
哈雷戴维森,一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它是世界摩托车爱好者心中的"精神图腾",是世界摩托车文化教主。一个多世纪以来,哈雷载维森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的代名词。在中国,哈雷早已凭借其独特魅力征服了广大摩友,摩迷们莫不以拥有哈雷为荣,而走进哈雷的故乡,了解哈雷的历史,更是哈雷迷们的梦想。9月3日,哈雷车主会重庆分会4位骑士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前往美国——哈雷摩托的故乡。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2,(13):78-79
TP CHINA的HARLEY-WANG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好了这台车。关于这台定制车首先要介绍发动机,很多发烧级别的哈雷车友一看便知,这个是近代国内第一个使用哈雷"扁头"的定制车。我们用一台旧车场拆解回来的1959年"扁头"发动机当作这辆车子的"心脏"。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哈雷的这款经典的发动机,45的意思不是45年生产,而是排量为45立方英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21,(6)
正向来只生产巡航车的哈雷,现在推出首款探险车了!不会又是骗人吧?2016年,哈雷就上演过"狼来了"的戏剧。当时,毫无征兆地,突然就爆出哈雷推出探险车的消息。后经核实,原来这只是一场闹剧:这台在曼谷车展上展出的Street 750 Stealth Adventure Concept,只是泰国哈雷经销商威尔逊的个人改装车。现在,时隔5年之后,狼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12,(6):108-111
F头:开V型双缸之先河 啥雷摩托车乃至美式摩托车的核心特征是纵置V型双缸发动机,但是起初哈雷生产的并不是双缸而是单缸发动机。1905年到1908年间,哈雷生产出所谓的“四轮马车发动机”。如名所示,哈雷暗示这台发动机的最佳用途,是安装在四轮马车上取代马匹。但是这台发动机用途很广可以用于船舶或者摩托车等。“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很多摩托爱好者来说,拥有一台哈雷机车是一大梦想,而哈雷戴维森~?的入门级车系——Sportster~?则是刚接触这类美式重机的极佳选择。它是早期的暗黑定制车型之一,有着粗犷不羁、黑色深沉的外观,精简却又张扬的暗黑先驱。之后它一直在不断改进。结实的悬架,配以轧制皮革座椅、令人咋舌的排气管和车轮等定制元素。所有  相似文献   

10.
孙慕溪 《摩托车》2014,(12):44-47
这是Harley-Davidson近14年来推出的首个全新平台。2001年,哈雷VRSC家族的首位成员“威路德”(V—Rod)揭开神秘面纱,让熟悉哈雷的人士异常震惊——哈雷联合保时捷研发出全新的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08,(7)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答案不言而喻,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分享都是一种快乐。而拥有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就意味着同时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超过百万名的哈雷车友,共同分享哈雷带来的独特体验和乐趣。在2003年,有25万名哈雷车迷加入了哈雷戴维森百年庆况活动,密尔沃基成为了摩托车的海洋;在周末的小镇,数百近千乃至上万的身穿皮衣皮裤、装备齐全的哈雷车主和车迷齐聚,机车轰鸣声和露天音乐会融合在兴奋的空气中;  相似文献   

12.
自由钢铁     
这是一款在哈雷1340软尾系列的原型基础上,根据车主要求专门定制的摩托车。车主是汉马哈雷机车文化俱乐部主席秦焕。秦焕先生酷爱哈雷摩托车,推崇人性化的哈雷文化,他几乎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释放在了哈雷摩托车上。秦焕认为哈雷文化之所以在全球范围流传开来,就在于它的本色特质,在于它的手工价值。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品位五个方面铸就的哈雷文化内涵,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中。为此,秦焕花费了69万元人民币定制了这款摩托车,并为其命名为“自由钢铁”。该车色泽既光艳又浓重,造型既张显又圆润,整体感既对立又含蓄,反应了车主崇尚个  相似文献   

13.
拓未拓之疆域,方能见未见之壮丽。在一片新潮涌动声中,什么样的车型最精彩。中国,上海,2012年11月16日,源自美国的顶级休闲摩托车品牌——哈雷戴维森举行中国2013年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包括5款110周年纪念版在内的多款与国际同步的全新车型,并将价格——公布。自此,中国市场销售的哈雷摩托将由2012年的14款增加到24款。还未跨入2013年的大门,哈雷便抢先出击,将进入中国的新车和盘托出,大有  相似文献   

14.
正山在通俗的摩托车文化中,哈雷一直是个性、自由的代表,大家一提起哈雷就想到硬朗的机械线条和粗犷的外形,这也是哈雷百年来一直在营造的品牌形象。但如今哈雷确实遇到了危机,市场证明了哈雷此前过度重视品牌文化等这一套在当今的时代不那么管用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到摩托车本身,所以哈雷需要自我改变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群体,这个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哈雷。于是便有了最不像  相似文献   

15.
除了这个词之外,你还能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来形容这辆装上V8发动机的RX-7吗?这家伙作出了让所有人都吃惊的举动:换下了那台深受宠爱,被人奉为圣教图腾的13B转子发动机,装上了一台LS1 V8活塞连杆发动机私生子,是指在合法婚姻关系之外诞生的孩子。但是在现在汉语里面,却用来形容那些非常卑鄙下流的人物。私生子,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想让雪佛兰卡玛  相似文献   

16.
复古也流行     
这是一辆有复古趋向的哈雷改装车。该车最明显的就是装用了一对白边轮胎,这是早期的汽车和摩托车最经典而又高贵的象征,在轮胎的制作工艺中这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直到现在很多高档轿车和摩托车还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在哈雷的家族中,只有经典弹簧和经典路王出厂时才有这种配置。寻找复古的感觉这一点是不能缺少的!接下来请看排气管,它的尾段装的是像鱼尾形状的"鱼尾排气",它被匀称地安置在车身的左右两边,看上去感觉稳重大方。这也是一个很经典而又流行的物件,不仅外型大方豪华,且声音低沉有力,不会掩盖哈雷那独有的排气声,这是早期哈雷人的一大贡献!现在很多高档而复古的哈雷车型多喜欢用这种排气管。  相似文献   

17.
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根本想象不到它是一款哈雷概念摩托车,这是设计师Miguel Cotto为未来准备设计的,正式问世的时间大约应该在2020年。为了保有哈雷摩托车霸气十足的车头,设计师为这款车设计了强大的883mL的发动机。你可以想象出它是一只怎样的野兽,强大的动力系统可以让它像雄狮般在道路上咆哮。  相似文献   

18.
消息岛     
日前宾利欧陆GT Speed勒芋冠军纪念版首次亮相羊城。宾利欧陆GT Speed勒芒冠军纪念版是为了纪念宾利汽车曾经囊括六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这一辉煌历史而特别推出的,在全中国只限量堆出6台,售价高达398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唯"哈"雷     
在采访两位特殊的哈雷车主之前,我曾经设想过他们的体貌特征。可能由于深受早期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驾驶哈雷摩托的嬉皮士形象让我有些思维定式。怪异的发型、破牛仔裤、纹身、摇滚乐、这些都是哈雷车主的标志性特征。不过在我见到了James Rice和Benny之后,至少我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是哈雷人,但绝对是健康、得体的新哈雷人,并且拥有同样的哈雷信仰。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4,(11)
<正>百余年间,无论是对自由的追逐,对激情的膜拜,抑或是对原始动力的向往,哈雷戴维森(下文简称"哈雷")都在不遗余力地把人们的期盼变成现实,同时也鼓励着人们不断向前。对于国内哈雷骑士们而言,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彼此间对哈雷的认知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哈雷"二字早已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传奇。尽管每个人对哈雷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拥有哈雷便拥有看梦想,你所需要做的很简单——转动钥匙,左手捏紧离合器手柄,启动爱车;右手转动油门开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