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热成形零件的成形特性,制定更为合理的热冲压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车型B柱零件的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摩擦系数和压边力工艺条件下热成形零件的成形情况。结果显示,摩擦系数、压边力对零件的成形性能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零件成形时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压边力,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受政策与市场双重影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使用铝合金代替钢板进行车身制造,可显著减轻整车重量,提升汽车续航里程。铝合金冲压成形性能较差,尺寸回弹难以控制,在模具设计阶段,需要借助冲压数值模拟手段对工艺方案进行仿真优化。文章以某车型前盖内板为例,介绍了铝合金前盖内板冲压数值模拟、成形性优化与回弹补偿设计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零件测量结果,对冲压模拟准确性及补偿方案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Banabic-BBC2005材料屈服准则以及Swift/Hockett-Sherby加工硬化准则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成形性与回弹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信度;铝合金板料对工艺参数及产品造型设计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冲压模拟结果进行相应优化;通过型面补偿方法可有效改善零件回弹,缩短模具更改调试周期。  相似文献   

3.
汽车后备箱门内板充液成形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后备箱门内板的充液成形-局部冲压成形复合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拉延筋高度、液室压力、压边间隙和初始反胀高度等工艺参数对板件的减薄率的影响,最终获得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并据此制作了样件,试验结果表明零件合格,验证了充液成形工艺及其数值模拟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网格试验法在冲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冲压成形有限元仿真分析时,由于新材料、超高强度钢板的应用,传统的材料屈服准则和流动准则无法准确计算零件的应变分布,而且理论上的型面简化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也将引入数值计算误差。因此,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对;中压生产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其中网格试验法便于对较大区域的塑性主应变分布进行测量,获得测定区域的应变分布、材料流向和变薄分布等。本文以某轿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质量问题为例,应用网格试验法测量计算了该零件成形后的塑性应变分布情况,对;中压成形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诊断,优化冲压工艺方案并进行了验证,指导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比,阐述了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以轿车左/右侧B立柱加强板等4个高强度钢板零件试验模具为例,介绍了影响高强度钢板零件冲压成形过程的主要问题及调试方案,为国内汽车用高强度钢冲压成形技术研究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冲压成形工艺对薄壁构件碰撞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成智  陈关龙  林忠钦 《汽车工程》2004,26(2):233-235,245
利用LS~DYNA通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板料冲压成形和闭口帽型梁的碰撞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冲压成形工艺引起的壁厚减薄、残余应力和塑性应变对碰撞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板料冲压成形模拟和碰撞模拟之间的数据转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冲压过程的壁厚变化、残余应力对碰撞模拟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概况,分析热冲压成形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将热冲压成形与冷冲压成形的技术特点进行对比,热冲压成形技术可保证冲压零件尺寸精度并提高冲压零件强度;探讨了热冲压成形模具的设计要求,以及模具的材料选择;同时对影响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轴端带方孔的汽车方孔传动轴的冷挤压成形工艺,设计了该零件的冷挤压成形坯件及其冷挤压复合成形模具。运用Deform-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建立了该零件冷挤压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冷挤压成形模具进行相应的优化改进,确定出最终的模具结构与尺寸。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冲压CAE分析结果无法准确预测某些成形缺陷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白光检测技术获取高精度调试后模具型面点云数据做为模拟分析工具的方法,采用板材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覆盖件行李箱外板拉延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扫描点云数据、真实的板料力学性能参数和成形工艺参数,可获得与实际生产相近的模拟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阐明了数值模拟技术原理及其在汽车覆盖件设计及零件冲压工艺分析中的应用,即冲压过程CAE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冲压工艺分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及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某载货汽车左/右前扶手下加强板冲压工艺设计过程,利用Autoform分析软件对板料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检验了设计者所进行的冲压工艺分析及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解决了凭经验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和设计时由于冲压工艺制定不合理所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
模具CAE技术在轿车发动机罩外板模具调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软件AutoForm的模具CAE技术,对其特点和功能作了阐述。以风神Bluebird发动机罩外板的模具调试为例阐述了其实际应用,对拉延模的模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其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依此对拉延模的调试方案进行分析和判断,优化了改进方案,和现场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用户评价和判断车体坚固程度的重要感官质量标准,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车身开发阶段的重点考察指标。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例,将冲压成形导致的厚度减薄和应变强化效应引入其抗凹性能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的仿真分析和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冲压成形效应可提高侧围外板的抗凹性,且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性更佳。  相似文献   

14.
轿车覆盖件成型过程动态仿真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轿车覆盖件冲压成型过程动态仿真中的有限元建模问题,比较了可用于覆盖件成型分析的几类单元;讨论了单元的选取和单元划分的若干原则。并结合Santana2000型轿车侧框和NUMISHEET’96的S-Rail标准考题,说明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成型仿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斌  李华香  史建鹏 《汽车科技》2012,(5):47-49,58
应用Hypermesh和Pam-Crash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按照C-NCAP试验要求分别进行整车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B柱加速度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评估车身结构偏置碰撞安全性能,对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整车偏置碰撞性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我国车企的竞争优势,文章介绍一种具有自主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发动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体及其他负载。在此基础上进行DCT的换挡过程仿真分析,研究其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了DCT动力系统设计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东风某客车侧翻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东风汽车公司某客车车身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仿真计算,初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该车型进行了侧翻仿真模拟,并参考国标相关法规对该客车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对该客车结构的改进建议,并通过改进后的仿真模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构改进能有效地降低该客车侧翻时的侧围变形,从而提高车内乘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某大客车无蒙皮的客车骨架有限元模型和附带侧围及顶盖蒙皮的有限元模型,对该车与货车的侧面碰撞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车侧面碰撞过程中,蒙皮起到了加强整车结构耐撞性和缓冲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的作用.因此,为提高客车侧面碰撞仿真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不应忽略蒙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桑塔纳轿车车顶冲压成形动态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卫刚 《汽车工程》1998,20(3):187-192
本文建立了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CAE系统,其中包括模具和板材几何造型系统、冲压成形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系统以及分析结果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客车车身侧翻刚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客车骨架的有限元模型,依照ECE R66法规,使用LS-DYNA软件对其进行侧翻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改变客车顶盖、侧围和前后围的材料,并再次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仿真结果发现.增强前后围刚度可有效提高整车的侧翻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