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合理安全度原则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是桥梁抗震设计成败的关键,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描述得比较笼统。本文在比较分析《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实用方法,并结合日本规范分析了180m主跨连续刚构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2.
随着桥梁抗震设防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防标准、隔震周期及墩柱抗剪强度阐述比较笼统,往往给工程师带来一些困惑。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方法,明确了隔震周期与非隔震周期的内涵,提出了墩柱抗剪强度验算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发展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评价汶川地震重灾区、极重灾区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需要,对震区桥梁建设所依据的3个版本抗震设计规范设防标准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对国内外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设防标准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前两位作者前后两次赴汶川地震灾区进行考察调研,获取了震害的第一手资料。首先阐述了汶川地震的特点,分析了结构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震害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桥型与抗震性能的关系,提出在不同场地和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桥型、高烈度地震区的适宜桥跨结构型式应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问题,建议对重要性公路桥梁,采用中震不坏的设计原则;讨论了概念设计与抗震构造措施对桥梁抗震的重要性;提出应重视减隔震耗能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建议对桥梁结构的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探讨了我国在灾害的应急决策机制、防灾减灾政策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结构抗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讨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桥梁的特点把工民建结构的先进抗震设设防原则推广到公路桥梁设计领域,根据公路等级和桥梁的规模大小,建议将桥梁的重要性分为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地震区的桥梁结构要进行抗震设计,所以地震发生后桥梁的破坏情况与抗震标准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国外一些先进国家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法,结合汶川地震桥梁的破坏情况,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等级和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所有国家的标准或规范都采用多个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多个抗震等级。对于不同抗震等级的桥梁,各国抗震考虑的方法是不同的,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采用不同的重要性系数同时考虑延性的影响,欧洲规范、新西兰规范只考虑重要性不考虑延性的影响,日本规范只考虑延性;在地震计算方法,各国采用的反应谱的形状相似,在考虑场地类别、强度折减及近场效应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国内既有公路桥梁扩建改造工程尚无现成抗震设计规范可参考的问题,以待扩建的高速公路典型桥梁为例进行抗震设防标准研究。根据不同扩建改造方案下桥梁的后续使用年限,按一致危险性原则,采用与现行规范所要求的设防标准相同的地震动超越概率,研究并建立抗震重要性系数与抗震设防地震动水平的关系,通过调整抗震重要性系数的方法计算抗震设防地震动水平。运用该方法对京沪高速公路拟扩建工程进行分析,根据扩建改造方案确定剩余服役期,计算得相应设防标准的超越概率及抗震重要性系数,结果表明,当剩余服役期较短时,采用较小的抗震重要性系数,即可保证桥梁工程的抗震安全性,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桥梁结构建设期间的抗震性能存在较大风险、国内公路桥梁在建设期一般没有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问题,基于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重要性系数的概念,根据设计基准期、烈度、超越概率及地震重现期关系,研究了公路大跨度桥梁建设期的设防标准和抗震重要性系数,通过数值模拟,采用所推荐标准与抗震重要性系数评估了西部高烈度区一座T形刚构桥在建设期的抗震性能,并与成桥状态桥梁抗震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地震响应规律与成桥状态不同,对于桥梁建设期抗震,建议建设期在5年内的桥梁采用5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建设期超过5年的桥梁采用桥梁抗震设防类别E1地震作用;要求建设期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日本3·11大地震震级之高、地震灾害之严重远远超出了很多专家的预料,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导致的核危机更是巨大,同时,作为抗震减灾生命线的桥梁工程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讨论了地震危险性、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等定量化分析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桥梁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方法,提出了抗震减灾决策分析的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既有公路桥梁在其剩余服役期内拥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满足防灾减灾要求,需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性能需求并对既有桥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及加固的标准。通过分析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比分析了针对既有桥梁的相关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对既有桥梁根据其后续服役期,按一致危险性原则计算其抗震重要性系数,即采用与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设防标准相同的地震动超越概率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重要性系数,通过调整抗震重要性系数确定既有桥梁抗震评估所采用的地震动水平。结果表明对于已服役一定年限的既有公路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可低于新建工程,但在其后续服役期内仍具有与现行规范相同的抗震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