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1999~ 2 0 0 0年武汉铁路地区站车饮食服务行业 5 2 86名从业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结果表明 ,该人群HBsAg阳性率为 7 5 7% ,其中男性 10 15 % ,女性 5 6 9% ;HBsAg阳性者中 ,HBeAg阳性率为 32 2 5 % ,双阳性者占总人数的 2 4 4 %。男性HBsAg阳性率及双阳性率均高于女性 ,但HBeAg阳性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P <0 0 1、P <0 0 1、P >0 0 5 ;各年龄组间 ,30岁以下者HBsAg阳性率高于 30岁及以上者 ,P <0 0 5 ;尤以HBeAg阳性率最为显著 ,P <0 0 1。各工种间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的特点提示了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铁路管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ALT异常情况,初步探讨引起ALT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赖氏法检测该管区2007—2010年相关从业人员AL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检测从业人员24591人,其中ALT异常(〉40U/L)者103例,异常率0.42%。异常率逐年降低。31~40岁组异常率最高,为0.76%;≤20岁组异常率最低,为0.20%。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该管区从业人员ALT异常率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铁路职工工伤事故的种类、分布特征和致伤原因 ,为劳动安全部门提供制定策略的依据 ,对某铁路分局职工 1993~ 2 0 0 0年间发生的工伤事故情况进行了调查。 8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 12 1起 ,受伤人数 12 6例 ,其中死亡 4人 ,重伤 7人 ,轻伤 115人 ,分别占 3 17%、5 5 6 %、91 2 7%。 12 6例工伤中 ,男性 12 4例 ,女性 2例。年龄分布是小于 30岁和 30~ 4 0岁 2个年龄段多发。工龄分布是工龄小于 10a的工伤人数较多 ,尤其是工龄小于 5a者。这些年龄和工龄段的职工工龄短、年纪轻、技术相对较差 ,安全意识不强 ,致使工伤事故发生多。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机车乘务员病伤状况 ,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 40 7名为调查组 ,年龄为 2 4~ 2 9岁 ,平均年龄(34 1± 6 0 6 )岁 ,工龄 1~ 30a ,平均工龄 (12 6± 5 5 )a ;另随机抽取该单位不倒班作业、不接触粉尘、毒物及物理因素等职业病有害因素的脑体混合型职工 187名作为空白对照组 ,2组均为男性 ,基本条件均衡 (P <0 0 5 )。对 2组人群肌肉骨骼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和感觉器官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及在事故中受伤等 8个类别 3…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站车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及时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职业禁忌症调离依据 ,减少对社会人群带来的潜在危害。对管辖范围内所有站车从业人员进行体检 ,站车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列车供水、商场、旅店、浴池、理发店、酒吧等服务人员 1年 1次 ,从事客运、售票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每 2年 1次预防性健康检查。采用酶联法检测HBsAg ,胸透查活动性肺结核 ,便培养检查伤寒、细菌性痢疾 ,皮肤病检查渗出性和化脓性皮肤病等从业禁忌症。结果表明 ,2 0 0 2年为 5 46 2名站车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 ,检出HBsAg阳性 12 4人 ,阳性率为 2 3%;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 (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 (SCLS) ,对铁路某列车段承担长途旅客运输工作的列车员 5 5 4名进行调查 ,采用SPSS10 0计算机软件对WAI、SCLS、工龄、性别及背景资料进行U检验、χ2 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处理。结果表明 ,列车员工作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SCLS得分高于对照组 ,工作能力分级优为 2 0 5 8%,良为 42 78%,中为31 95 %,差为 4 6 9%,WAI得分与SCLS呈明显负相关 ,工作能力随工龄有明显下降趋势 ,女性与男性的WAI有明显差异。说明职业紧张对列车员的工作能力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管内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免疫及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管内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在检测的6747人中,抗-HBs阳性人数3818人,阳性率为56.59%,HBsAg阳性人数200人,阳性率为2.96%。结论管内西安地区健康人群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表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乙型肝炎感染及疫苗接种状况,为进一步保护铁路职工免受乙肝病毒侵袭提供措施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3~5 ml,检测其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核心抗体(抗-HBc)和表面抗体(抗-HBs),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HBV感染阳性指标率及疫苗接种率差异。结果:不同年龄铁路职工HBs Ag、抗-HBs的阳性率及不同工种HBs Ag、抗-HBc、抗-HBs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45岁调查对象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于其它组调查对象。不同性别间疫苗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乙肝疫苗接种者HBs Ag及抗-HBc阳性率低于未接种者,其抗-HBs的阳性率高于未接种者。结论:铁路职工HBV感染状况控制效果良好,但应加强对≥45岁职工及机务和客运职工的HBV感染保护宣传及疫苗接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徐州铁路分局管内583名厂驾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做好厂驾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方法 对583名厂驾作业人员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 583名厂驾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15.09%,异常类型以ST T改变为主,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男性厂驾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差异非常显著。不同工龄段厂架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有随着工龄的延长显著增高趋势。结论 加强对厂驾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保障厂驾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某高职院校新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阳性率、引起HBsAg阳性相关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HBAg携带者的心理负担。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对2007级康复校区696人检测HBsAg,对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进行心理恐惧情况及家长分布特点问卷调查。结果:2007级新生HBsAg阳性率9.48%;HBsAg携带率的高低与家长职业、性别无关,与家庭住址有关;AsC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2007级新生中HBsAg阳性率较高,AsC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对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管理,切断医源性传播,降低HBsAg阳性率;对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宣教,消除对AsC的歧视,对AsC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建立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1]。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微核试验方法,检测了不同工龄的喷漆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以了解低浓度混合苯是否有蓄积毒性所致的细胞遗传学变化。一、对象选择从事铁路电器、车辆等部件的喷漆作业者103名,男性48名,女性55名。年龄20~53岁,平均33岁,工龄0.5~17年。对照组为郑铁中心医院血库献血员96名,男性  相似文献   

12.
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程度对工作能力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程度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 (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SCLS) ,对铁路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 ,用SPSS10 0计算机统计软件对WAI、SCLS、背景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被调查的铁路机车乘务员WAI得分为4 2 4 3± 5 76 ,SCLS得分为 2 75± 3 5 8,工作能力分级优所占比例为 5 3 33%、良为 30 6 2 %、中为 13 33%、差为2 72 % ,其中 5~ 9a工龄组WAI得分最低 ,SCLS得分偏高 ,其他各组WAI得分随工龄增长而降低 ,SCLS得分逐渐增高 ,WAI与SCLS得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结论司机室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加重了机车乘务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使工作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4~1985年对沈阳铁路分局苏家屯机务段乘务工龄20年以上的403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了调查,受检对象平均年龄51.1岁,平均乘务工龄27.9年,结果如下。1.环境粉尘浓度;见表1。2.个人接触粉尘浓度:见表2。3.粉尘粒度分散度:见表3。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在5~8%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铁路货运机车司机的生活习惯,为加强健康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铁路某机务段371名货运机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总体吸烟率为63.88%,且与工龄、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无关;40~49岁年龄组的饮酒情况与其它年龄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6);20~29岁年龄组的食盐量超标较严重,平均每天食盐量大于6 g的占23.46%。结论铁路货运机车司机总体吸烟率高,低年龄组、低工龄组和低学历组的饮酒情况值得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工人接触铅、汞、锰职业危害的组胺代谢。共调查了177人,年龄为23~57岁,其中没有任何临床中毒症状的占30%,其它则有血管营养障碍的表现。同时还研究了对照组的组胺代谢。观察指标有血中组胺的含量,组氨酸脱羧酶(ГДК)的活性,组胺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的结合态组胺(ГПИ)率。调查结果表明:接触铅达5年者,血中游离组胺的含量显著增加(0.039±0.0043微克/毫升),血清中组氨酸脱羧酶被激活(P<0.001),组胺酶活性被抑制(P>0.02),同时血清中结合态组胺的活性也被抑制。作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明血中胺的蓄积机理。6~10年工龄组中全部指标与上述变化相类似。工龄10年以上者组胺的含量、催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矽肺病人心电图情况,我们选择经省、地、矿矽肺诊断小组会诊确定我矿部分矽肺病人200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200例矽肺病人临床分期为Ⅰ期34例、Ⅱ期120例、Ⅲ期46例;均为男性成人,其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0岁,接尘工龄最长25年,最短5年。选择健康矿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记录心电图Ⅰ、Ⅱ、Ⅲ、aVR、  相似文献   

17.
从1960~1987年死亡47名矽肺患者,均为长期从事铸造业男性职工。现仅就死亡年龄、接尘工龄、工种、矽尘浓度、矽肺分析和死亡病因做如下分析。一、结果 1.死亡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8岁,平均死亡年龄63.88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8.
1985年~1995年乌鲁木齐铁路局职工车辆伤害事故大多发生在青壮年,小于35岁者占总伤亡人数的82.73%,发生事故的平均年龄为29.65岁,平均本工种工龄为5.03年,而且年龄逾小,本工种工龄逾短,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越严重;运输和工务系统的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80.00%,连结员和运转车长占本系统的87.14%,线路工占本系统的88.24%。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地在岗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保障职工身体健康,2011年5-7月,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结果表明,心血管系统异常率为22.19%(其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3.96%),肝功能异常率为18.97%,泌尿系统异常率为3.91%。男职工异常率高于女职工。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货运职工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工种(P<0.01),后勤职工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工种(P<0.01)。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314名长期接触低浓度铅的熔炼、铸锭工人,按年龄分为4组:20~29岁有82名;30~39岁有112名;40~49岁有97名;50~55岁有23名。接触铅工龄短者7.3年,长者19.3年,平均14.1年,在这些工人中进行血清酶活性和血、尿中含金属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