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是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研究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特点、交通基础研究状况、土地开发和经济水平,提出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方法,并且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给出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诱导是缓解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为了描述道路拥挤程度对出行者路径选择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分析了出行者的出行决策过程,分析了出行者拥挤认知模式以及不同出行方式的拥挤信息需求。解析了拥挤阈值的概念,将行程时间作为累积前景理论决策指标建立了拥挤阈值的计算模型,以1个简单路网进行算例分析,模拟驾驶员的拥挤认知及出行活动决策。算例结果揭示了拥挤阈值对路径选择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拥挤阈值是出行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决策变化分界点。出行时间在拥挤阈值内出行者不改变出行路径;出行时间超过拥挤阈值,出行者将改变出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交通影响分析范同确定方法研究中存在的国外方法主观性强、国内方法参数众多、实用性差等问题,在给出城市道路剩余等效通行能力百分比概念,并证明了交叉口转弯比例具有时间稳定性后,给出了建设项目出行量分配方法和基于此的交通影响分析范阿确定的实用方法,并基于上海情况给出了推荐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以往的交通行为分析模型,多半隐含片面假设:个体决策是独立于他人行为的.因此,在分析社会互动作用较大的交通行为时,无法准确地反映出交通的宏观态势.有鉴于此,将"出行方式选择"视为一种集体行为,在考虑社会互动效应的前提下,分析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均衡转移状态.将停车收费水平视为政策干预变量,利用出行方式选择行为阈值模型对消除劣势均衡(私家车无节制出行)的政策干预阈值进行定量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停车收费水平提高至每次15元以上,将使集体行为达到均衡转移阈值,导致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由现状的19.3%提升到约72.3%.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已有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依据出行时间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思想,对不同交通方式在同样出行时间之间的折算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是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针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对周边路网交通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以拟建设项目周围的主要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下降一个等级为阈值,将这些交叉口所围合而成的区域作为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并结合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简单、科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反映交通大数据平台受益对象的多元化,与传统ITS效益评价基于车辆所有者经济效益不同,给出了基于居民出行方式分担比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该效益包括小客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不同交通工具车辆运输成本、乘客出行时间成本、CO2排放环境等成本节约效益,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到总效益.在乘客出行时间成本计算中,考虑收入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出行方式不同目的人工时间成本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为反映交通大数据平台信息发布对出行行为选择的影响,采用有无对比法,提出了因交通方式转移而产生的车俩运输成本、CO2排放环境成本效益计算方法.以武汉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例,给出了影响范围与主要参数取用方法,进行了成本效益预测分析实证研究.解决了交通大数据平台效益分析定量化的问题,为交通平台类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通分配问题中用户优化平衡模型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出行者不同的出行方式,给出了确定同一出行的完全不同路径(CDR)和不同路径(DR)的方法,在此了,以路径交通量为变量,建立了满足Wardrop第一原理要求的用户优化平衡(UOE)交通分配模型及相关算法,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3)
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是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也是交通影响评价的难点问题。现阶段国外主观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不适用于我国,国内已有的模型方法存在参数标定和假设过于理想化等问题而不能被广泛应用。而本文提出的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在考虑了出行时间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对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因素,提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道路交通情况的、操作更简便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新方法。最后本文选取了北京市的某一个具体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实例应用验证,并与目前应用的其他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本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叶宇  林雨 《中外公路》2012,32(5):273-276
为确定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范围,采用饱和度指标评价建设项目周围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通过计算建设项目开发前后周围信号交叉口的饱和度,将建设项目周围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下降一个等级作为交通影响阈值,利用此阈值将信号交叉口连线作为边界确定交通影响范围.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1.
道路标线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佳阈值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小误差法分别对多幅典型的破损道路标线图像进行分割,通过分析对比确定用最小误差法分割道路标线图像效果较好.但是采用最小误差法分割道路标线存在无法正确分割出细节的缺陷,为改善图像的分割效果,进一步探讨并决定采用基于最小误差的动态阈值法对道路标线图像进行分割.通过对比全局阈值法和动态阈值法的优缺点,并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动态阈值结合全局阈值的方法分割道路标线图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预警阀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高平 《公路》2006,(2):100-104
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在设计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之后,关键要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风险预警阀值,本文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费用偏离阀值、建设工期偏离阀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如何去除噪声且不损失有效信号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难点。实验将一种Curvelet自适应阈值去噪法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中,Curvelet变换系数由自适应阈值约束,经阈值函数映射得到估计系数,最后对所得的估计系数进行逆变换,实现地震数据去噪,有效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Curvelet自适应阈值去噪法较好地压制了噪声的同时保护有效信号,克服了F-X域滤波产生新噪声的缺陷,取得了较好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住宅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住宅项目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原则,指出了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流程。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需求预测是关键技术,采用了重力模型、层次吸引和走行路线3种预测方法,结合北京康泉新城住宅小区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论述,并对项目周边公交线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表明,在群体特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交通信息发布媒介的可认知性将直接影响枢纽信息发布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上海市13个公共交通枢纽翔实的RP调查,在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枢纽换乘标志认知性与换乘标志信息过载阈值之间的关系,并对行人获取信息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从行人对于信息的识认性角度出发,以双层模糊评价方法为基本方法,以枢纽信息发布媒介信息发布数量为研究对象,对客运交通枢纽通道内某一信息发布媒介某一信息发布界面的信息过载阈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视频车辆检测技术中的阈值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视频交通检测交通流参数提取的精度,研究了视频交通检测技术.中的阈值分割算法;文中使用分形维数法、双峰法、迭代法和大津法研究了获取图像的阈值分割方法使得车辆和背景分离。结果表明,分形维数法处理时间较长;迭代法编写程序较复杂,且运算时间长;由于双峰法对满足一定要求的图像处理效果较好,而试验证明双峰法不适用与车辆视频图像处理。大津法分割后得到的二值图像中仍然存在车辆内部存在黑色像素点的问题,但其效果图中车辆与背景的分离情况较好。所以课题中选取大津法作为视频车辆检测中闽值分割的最终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依据单根斜拉索索力值变化评估斜拉桥运营健康状态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群索索力域映射斜拉桥性能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法模拟获得斜拉桥群索索力域,在实测索力与群索索力域间做相异度最小寻值,根据桥梁结构不同的极限状态定义评估阈值。以国内某已建24年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实例,基于近6年(2013~2018年)实测索力数据,依照提出的新评估方法与传统评估方法对主梁结构性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传统评估方法仅得出2013年单根索力变化幅值超限的结论;新评估方法得出2013年、2018年主梁跨中截面存在消压风险,需要持续跟踪关注。该方法可定量、直观地分析评估群索索力变化对桥梁结构受力状况的影响,为桥梁的科学管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研究多基于病例对照的欠采样方法,即每起事故从连续交通流数据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对照的非事故数据构建模型,而该类模型在连续数据环境中的预测精度存在缺陷的状况,对城市交通连续观测并动态调控的技术环境(简称连续数据环境)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首先提出基于全样本交通流数据,结合“调整事故分类阈值”的方法解决事故风险预测研究中的非平衡数据分类问题;而后采用上海市城市快速路2014年5,6月的线圈检测交通流数据及历史事故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评价指标,对比基于全样本和抽样样本构建的常用事故风险预测模型(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的整体预测能力;以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几何均数为评价指标,对比3种分类阈值计算方式(约登指数法、事故占比法和交叉点法)对事故/非事故综合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数据环境下,采用全样本数据建模能使模型整体预测能力提高13.06%;基于约登指数法进行分类阈值计算可使模型的事故/非事故综合预测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场景图像的二值化及交通标志定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CCD摄像机采集高速公路场景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空间变换,将图像的RGB量值转换为色度-饱和度-亮度(HSV)量值。采用基于阈值的方法对场景图像中颜色饱和度分量进行二值化分割处理;利用场景二值化图像形状特征(周长、形状参数、圆形性参数)去除非目标区域,并通过搜索场景二值化图像方向投影值序列的突变点实现标志准确定位。采用HSV颜色模型中的亮度分量和最佳阈值法对场景图像中标志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自动检测和记录车辆违法行为的视频系统.使用局域阈值分割算法,有效地提取复杂光影下的道路标线,利用图像抖动估计和补偿技术克服了摄像机抖动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对局部图像的边缘进行统计判别,以消除车辆阴影的干扰.实践表明,此系统能较好地工作在多种天气条件下及较复杂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