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们对法家的评价多建立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对法家的评述“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际,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之上,并且认为法家之所以“严而少恩”主要是因为它的“一断於法”。文章从法家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一断於法”的“法”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来分析,认为法家“严而少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的特权制度,法家正是因为破坏了这个制度,损害了文人贵族的利益而被认为是“严而少恩”,这与它所采取的“一断於法”的措施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续玄怪录》受当时经世致用、以教化为目的的文学思想影响,讲求寓意,有所寄托,甚至带有一定功利目的。但从中也折射出以李复言为代表的中晚唐文人所饱含的哀国哀民、伤时自悲的思想情绪,流露出晚唐文人的末世情怀。  相似文献   

3.
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古今中外对它的解读可谓层出不穷,本文试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叙事结构、主要人物阿基琉斯、情节内容和风格入手挖掘到其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三角图式”:稳定的、立体的、复杂的、和谐的。这些“三角图式”不仅体现了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几何形风格”,而且其所蕴涵的意义也有助于解读和把握这样一部文学经典的精髓和要义。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7,(1):6-7
充满了激情与梦想的2006年,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轨道交通》不但见证并记录它的进程,更以参与者的姿态高调介入了体现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进程的系列展览会。这一年,《轨道交通》杂志先后参加协办了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执政为民"命题的社会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阐释“执政为民”这一命题的价值内涵,揭示它与“革命为民”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由此探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阶层的结构性变动而带来“为民”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进而分析执政、为民与权力运作的关系问题。这种社会学诠释有利于深化执政为民理念,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文人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是文人“隐选人格”的艺术实践与建构的结晶。其审美追求的主旨是自由、个性、超迈不群,即“逸”的体认和创造。“逸”的审美精神在科技高度发达、市场原则成为人类生存方式主宰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读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默于1982年出版的《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罗默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陷入危机之中,是因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缺乏一个新的剥削理论,他从博奕论出发,提出了“一般剥削理论”,创建了“社会必要剥削”,“社会主义的剥削”等新概念,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诗社在北宋开始发展,它是文人群体的一种新型集会形态。诗社因宋代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以及社会分工发展的背景而形成规模。北宋诗社有两种情况,但未截然区分。从文人集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北宋诗社的发展体现了文人集会活动内容日益向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集中的趋势;并显示出北宋文人集会重心日益下移、文学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中央分散到地方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已提交审议,其中第2条、第44条、第50条有一个共同表述,即“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文认为这一表述无论从立法技术、法律逻辑,还是现代法制理念上都值得商榷。法条中的“另有规定”不仅削弱了反垄断法的权威性,而且还降低了其作为“经济宪法”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百年来动画的发展过程,其每一次艺术上的飞跃,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赖于科技发展的成就。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更使动画获得了空前的普及和发展,使过去认为十分困难的表现形式变得容易,更是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使动画工作者轻易地进入了三维空间的世界。本文结合游戏美术的教学实践,对游戏场景雕塑制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避免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建立了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人因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指标,决策层共15个指标. 为了统一各评价指标的度量标准,分别采用隶属度和无量纲化函数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各属性值变换到[0, 1]范围内. 再将处理结果作为学习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最后以典型交通事故现场有关参数的实测值输入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0.5584,安全性等级为一般. 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合理,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3.
现代铁路系统中,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异物入侵监测,前景目标检测是入侵判断的必要过程. 背景差分常用于检测前景目标,但铁路场景复杂,存在动态变化的背景区域和未知类型的目标,现有基于阈值分割或深度学习的背景差分算法都不能满足需求,故提出一种基于阈值自适应调节的前景目标检测算法. 利用像素值在时间上的动态信息,分割结果的反馈信息和由超像素提供的空间信息确定阈值调节因子,动态调节阈值以适应环境变化;提出一种灵活可靠的背景模型初始化方法,消除鬼影问题,实现一帧到多帧初始化的灵活切换.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铁路场景上取得了较好的准确率和误分类率,且平衡了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的道路上,活跃着两条特殊的公交线路:121路和414路."欧Ⅴ新能源客车"的字样在它们的车身上赫然闪烁,良好的环保表现,平稳的驾乘感受处处显现了新能源客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避免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建立了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人因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指标,决策层共15个指标. 为了统一各评价指标的度量标准,分别采用隶属度和无量纲化函数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各属性值变换到[0, 1]范围内. 再将处理结果作为学习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最后以典型交通事故现场有关参数的实测值输入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0.5584,安全性等级为一般. 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合理,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6.
17.
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视觉一致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视觉一致性包含几何一致性、运动一致性和光效一致性,是增强现实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难点.文中以映射对应方法实现的几何一致性和运动一致性为基础。采用面向实际光效的虚拟光效恢复方法实现光效一致性。建立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车间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以ArcGIS为基础平台的公路全景动态仿真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ArcGIS由矢量等高线地形图构建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ArcObjects提供的接口编辑DEM,实现由道路设计数据生成道路主体;利用3DMax和AutoCAD对构造物、公路附属设施等三维实体进行建模;在ArcScene中完成公路场景制作,最终实现行车模拟和漫游.由此,可直观地判断公路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展现所设计公路的效果.该方法不仅制作周期短,而且对三维编程能力要求也不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交通场景目标分割边缘不平滑以及小目标难以准确分割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注意力引导的跨层优化交通场景语义分割算法。首先,构建多分支特征提取编码网络,并利用串行非比例式空洞卷积实现空间上下文信息提取,进而改善小目标信息的丢失;其次,构建基于空间对齐的跨层特征融合解码网络,实现语义信息和细节信息的融合,增强不同尺度目标的表达能力;最后,提出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建模全局通道相关性和长距离位置相关性,增强网络对关键特征的学习能力。交通场景数据集Cityscapes和CamVi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特征提取编码网络、跨层特征融合解码网络以及注意力机制模块是有效的;所提语义分割算法获得了77.79%和78.66%的平均交并比,能够平滑目标分割边缘,尤其对细长条形目标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包含建筑物高程信息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建模时,依次连结相邻网格点为多边形的绘制方式会带来建筑物墙面倾斜,建筑物与地形混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建筑物顶点与地形顶点之间具有较大高度差的特点,结合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在DEM数据中提取建筑物的算法。实验结果证明,利用该算法重建出的城区三维景观具有更为逼真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