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松浦大桥主桥为两联96m+112m公铁两用钢桁架桥,上层为2车道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新金山铁路建成后,对该桥进行改造,其中上层设置为双向6车道公路,需将既有12m宽桥面板更换为24.5m宽钢-混组合正交异性桥面板(单块标准段尺寸为8m×24.5m,重约100t)。受桥梁施工区域黄埔江航道、邻近铁路等因素影响,提出"水上提升站+架板机"、"浮吊+架板机"、"全浮吊"3种新桥面板吊装方案,通过比选采用"全浮吊"方案,即新桥面板采用驳船运至现场,在铁路封锁期内单侧航道间断封航,利用桥位上游侧1艘300t浮吊吊装。施工时,通过设置安全作业区(分南、北侧2个施工区域),合理地进行水上交通组织以及4种船舶锚泊布置,采用装配式固定扒杆浮吊四点起吊新桥面板,安全、快速地完成全部新桥面板更换施工。  相似文献   

2.
某大型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钢桁梁经过20多年的超负荷运营,公路桥面系出现了桥面板破损、钢横联工字形钢横梁腹板开裂等病害。经检测,大桥桁架整体受力良好,仅对上层公路桥面系进行加固改造。预先搭设铁路防护平台,保证了改造期间公路桥下方的铁路正常运行,同时为公路桥面系横联及正桥托架改造提供施工平台。公路桥面系采用与原结构受力体系相似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保证公路桥面通行活载提高到公路-Ⅰ级后,上层公路桥面系活载与恒载之和较改造前小,为后期下层铁路提速、提载预留了足够富余量。为适应公路活载提高的需要,对主桁外侧托架、内侧横联进行了加肢、更换杆件等局部加固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公铁两用板桁结合斜拉桥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混凝土桥面板体系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与钢桥面板相比较,证明了混凝土桥面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世界桥梁》2021,49(4)
公铁两用钢桁梁桥上层公路改造时常采用密支座体系钢桥面板,为选择合适的铺装方案,保证高温摊铺期结构安全,以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加固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摊铺试验,测试高温摊铺期结构温度场;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桥面板局部模型,基于测试结果,考虑高温摊铺作用,对比分析不同摊铺分幅方案(1次整幅摊铺、分2次半幅摊铺、分4次四分幅摊铺)钢桥面板应力和支座反力。结果表明:摊铺区域钢桥面板受高温影响明显,实测顶板与底板局部最大温差为69.8℃;各分幅摊铺方案下钢桥面板均受力安全(最大应力115 MPa);仅分4次四分幅摊铺方案下全部支座符合设计要求;分幅宽度较小时钢桥面板应力和支座反力均较小。该桥采用分4次四分幅摊铺方案,结构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枝城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进行了病害检测,分析了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面病害原因,结合现场荷载试验结果,决定采用正交异性桥面板代替原有混凝土桥面层。提出了枝城公铁两用大桥的维修加固方案,并加铺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同时建议优化其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桥面铺装改造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加固效果,以某公路简支钢箱梁为背景进行研究。选取3跨箱梁,分别采用聚合物混凝土、夹心钢板系统和活性粉末混凝土3种桥面铺装方案对钢桥面板进行加固,并通过实桥试验测试改造前、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应力及局部变形,验证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原铺装与裸面板状态下钢桥面板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原铺装基本不参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共同受力;3种铺装改造后,钢桥面板应力及局部变形均有较大降低,但钢桥面板应力及变形的改善效果仍面临长期运营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为双层桥面,下层为单线铁路,上层为双向4车道公路,主桥上部结构为6×(6×150) m+1×(5×150) m钢-混组合梁。钢主梁为全焊钢桁结构,在工厂整孔制造,纵、横移至码头,利用"天一号"运架一体船吊运至待架孔位,并利用吊架辅助架设,减少了现场焊接接头数量,确保了钢桁梁安装质量,降低了施工风险。公路桥面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在岸上横向整幅、纵向分块匹配预制,桥上利用架板机逐块吊装、胶拼,预应力束张拉后与钢桁梁结合,降低了桥面板预应力损失,确保了钢-混凝土结合质量。铁路桥面为铁路纵梁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铁路纵梁及混凝土桥面板在岸上分别制造,每节间的4根铁路纵梁在车间组拼成整体,平板驳上与相应桥面板临时组拼成整体,进行运输、吊装,施工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包括主塔施工、钢梁架设、斜拉索安装、桥面板安装以及塔梁同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扬州江广快速路茱萸湾大桥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标准、总体布置、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详细论证了连续钢桁架拱桥的主桁架、桥面系、组合桥面板、吊杆和系杆设计关键技术,对结构整体静力、动力、稳定、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深入计算分析,为类似桥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松浦大桥上部桥面系钢-混凝土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节段预制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桥面板横桥向受拉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分析了包括少支点支撑下浇筑预制、厂内预弯以及反顶架等优化措施的理论效果及可行性,并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宽幅组合桥面板抗裂控制方案及优化施工方案,并针对该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受力分析研究及变形控制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桥面板抗裂控制及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及可推广性,为国内外同类桥梁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蔚林大桥属广东省韶市坪乳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主跨拱圈为箱形双肋拱,拱上建筑为横置桥面板的梁式结构。现浇主拱圈混凝土支架由贝雷片拼成的两铰拱式拱架。文中主要介绍拱架的布局、安装及各加载阶段控制截面的内力验算情况,拱顶挠度的计算值及实际观测值。  相似文献   

12.
周立兵  张刚  王敏 《桥梁建设》2020,50(2):50-55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原桥面铺装为双层SMA,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和超重车辆的影响,运营多年后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疲劳裂缝。为处治桥面板隐性裂缝,分别对上游侧进行了钢桥面冷拌环氧树脂桥面铺装及桥面板焊接施工,对下游侧进行钢-UHPC组合桥面铺装改造。为评估钢-UHPC组合桥面的改造效果,基于已建立的运营期安全监测系统及有针对性的增布动应变测点,对随机荷载作用下桥梁上、下游侧桥面板的局部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下游侧的车辆数量和轴重均高于上游侧的情况下,下游侧测点的等效应力幅大多小于对应的上游侧,表明钢-UHPC组合桥面铺装明显改善了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应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板桁主梁整体受力性能和铁路桥面系局部受力性能,以(84+196+532+196+84)m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建立全桥和不同节段长度主梁的三维板桁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板桁主梁的整体刚度和桥面板局部刚度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铁路桥面系构件参数(板桁连接方式、桥面板厚度、横梁刚度、纵梁及U肋厚度)对主梁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板桁主梁中横梁位置处钢轨的竖向线刚度较大,两横梁之间竖向线刚度较小,钢轨的竖向线刚度沿纵向周期性波动。铁路桥面板厚度对桥梁整体扭转刚度影响明显,铁路桥面板局部刚度与横梁、纵梁和U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成贵铁路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为山区公铁合建桥梁,主桥为(116+120+336+120+116)m双层桥面拱桥.336 m主拱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钢箱系杆拱,拱轴线为抛物线,矢跨比为1/3.36,拱肋采用钢箱结构,2片拱肋中心间距28.5m.上层铁路桥面采用箱形边主梁、纵横梁体系的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主梁边箱内高...  相似文献   

15.
枝城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混凝土桥面板破损严重,亟需维修加固。该文在病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换正交异性钢板、铺设剪力钉+钢纤维混凝土+防水联结应力吸收层+SMA的桥面系维修加固方案。通过建立枝城大桥的Midas有限元模型,进行全桥静、动力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维修加固方案能满足铁路中-活载与公路-Ⅱ级荷载要求,维修加固桥面板可优化为每节段32m。  相似文献   

16.
济南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石济客运专线工程、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及济南市"北跨"城市空间发展向北跨越黄河通道的共用桥梁。依托石济客运专线黄河特大桥建设,对大型跨河公铁合建桥梁桥位选择、桥型选择、桥梁结构、施工方案、运营期间检测监测等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延河大桥改造工程包括旧桥改造和扩建新桥两部分。改造设计的主旨是"两桥如一桥"、"修新如旧"。新桥采用了整体式预制桥面板,格构式的拱上建筑,以及新型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台;改造了旧桥的桥面系为整体式桥面板结构,将拱上填料更换为新型轻质陶粒混凝土材料,重新布设了拱上防水及排水系统,对旧桥结构石材表面风化,以及裂缝均进行了处理处治;针对设计难点开展了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台和混凝土结构表面涂装体系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既有桥梁护栏的防护性能,兼顾护栏改造经济性及施工方便性,通过仿真分析与碰撞试验,确定了一种利用原混凝土护栏底座接高三横梁的组合式护栏改造方案。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组合式护栏构种强度、弱翼缘桥面板强度、护栏抗倾覆性能等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护栏进行模拟碰撞分析,不断优化护栏部件及参数;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护栏安全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护栏防撞等级达到SS级;上部钢梁柱及防阻块的变形吸能可有效减小传递至桥面板的碰撞荷载,弱翼缘桥面板满足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吕飞  徐超  张奘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19-121,I0012
上海市松浦大桥为大修改建工程,反顶施工关键技术决定着桥面板安装施工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需求,设置了“钢丝绳型”反顶装置。该型反顶装置主要由反顶桁架、千斤顶、拉索、吊耳4部分组成,其中千斤顶与桁架法兰连接,拉索与千斤顶通过顶部轴承滚轮连接,并与桥面板吊耳通过卸扣连接;施工时由千斤顶顶升提供竖向预拉力,并通过轴承滚轮、钢丝绳、吊耳传递至桥面板横梁。施工过程中反顶架主体结构受力安全、施工方便、施工工效高,各项要求均满足设计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给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裂纹处治提供参考,对桥面板与闭口肋、竖向加劲肋焊缝连接部位及纵肋与横肋的焊缝相交部位的疲劳损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交通量及大型重车荷载是钢桥面板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桥面板与闭口肋相交的焊缝部位的疲劳损伤主要有焊缝走向裂纹和钢桥面板纵向裂纹。钢桥面板纵向裂纹可通过红外线和超声波等手段进行检测。针对钢桥面板疲劳损伤类型可采取多种处治措施,其中焊缝走向裂纹可采用确保熔深、换肋、桥面板SFRC铺装补强、焊接修补等措施进行修补,钢桥面板纵向裂纹可采用加大桥面板厚度、设止裂孔、焊接修补等措施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