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二维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模拟和预测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现象,基于SWAN风浪模型、ADCIRC潮流模型和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挟沙力模型,建立了描述强风过程中波浪、水流、泥沙变化的二维数学模型,揭示了强风过程中各种复杂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下黄骅港海域泥沙运动过程以及航道强淤现象,该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为黄骅港外航道整治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骅港采用天气图及风况资料进行波浪推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苗  苗士勇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3,24(4):200-203
采用天气图和气象站实测两种风资料推算黄骅港风浪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 行,且结果相近。从工程实用角度考虑,采用气象站风况资料推算风浪的方法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3.
粉沙质海岸港口外航道骤淤通常是由风浪造成的,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只有波浪和波浪引起的泥沙运动具有随机性。文章提出了"有效风能"概念,从理论上推导了粉沙质海岸由风况计算骤淤积量的概化模型,应用黄骅港实测资料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指出骤淤量与风能存在线性关系,利用率定后的关系公式计算了黄骅港不同大风的淤积量,建立了黄骅港航道淤积量的概率分布曲线,并指出大风骤淤量的概率分布服从P-Ⅲ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黄骅港航道淤积特点和防沙减淤整治经验,分析了粉沙质海岸上各港区扩建航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黄骅港的发展历程,目前黄骅港建设的起步阶段已经完成,粉沙质海岸建港优势逐渐体现。黄骅港航道整治成功不仅保证黄骅港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粉沙质海岸建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黄骅港目前遇到的航道淤积难题,针对航道淤积问题,通过分析几年来黄骅港航道测量资料,并结合其它港口泥沙回淤问题治理的经验,对黄骅港航道的设计提出看法,对黄骅港航道的管理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规划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进一步加强黄骅港功能水域水上安全监管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通过分析阐述了黄骅港发展现状,在VTS系统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黄骅港整治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对评价该工程的合理性及指导下一步整治工作至关重要.依据黄骅港现场实测资料,遥感卫片和二、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等结果,阐述黄骅港外航道延堤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结果表明:在北偏西风作用下黄骅港防波堤外侧落潮期出现较大沿堤向外水流,其它条件下沿堤流发展不明显;沿堤流不是造成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黄骅港整治工程后影响航道回淤的决定性因素仍是波浪.  相似文献   

8.
根据滨州港区水深、水文泥沙等现场观测资料,分析港区水动力变化规律和工程海域海床冲淤态势,论述外航道骤淤及可挖性。结果显示:大风淤积将成为滨州港建港后的重点和难点;在航道尺度和走向与黄骅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滨州港建成后外航道淤积严重程度将超过黄骅港;滨州港外航道挖泥具有一定难度,且恶劣天气情况出现后,-6 m等深线外一定范围出现"铁板砂"现象的可能性极大。根据预判,滨州港回淤物粒径粗于黄骅港,且黏土含量小于黄骅港,可预计外航道的开挖(或清淤)难度较黄骅港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黄骅港的建设发展,防波堤、深水航道的不断加深及向海域延伸,势必会对周边海域泥沙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工程建设后黄骅港海域的泥沙特性,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黄骅港工程海域沉积物分布、海域含沙量分布、岸线演变及等深线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黄骅港海域沉积物类型及分布情况,以及随工程建设发展的海域悬沙分布情况及近期的岸线演变情况。得出黄骅港外航道的整治工程建设使得黄骅港泥沙特性向着有利于港口发展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0.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航道的可能回淤模式和疏浚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如东人工岛设计波要素推算为例,分别利用历史台风天气图推算法和设计风速推算法推求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历史台风天气图推算法的计算精度比设计风速推算法的精度差,为了安全起见,建议采用设计风速推算法。  相似文献   

12.
对于海岸工程设计波要素可以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算,最理想的还是要依据所能取得的资料来选择合适的方法。采用历史台风天气图法推算海岸工程设计波要素,以如东人工岛设计波要素推算为例,利用该方法推求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结果表明,在缺少长期实测风数据的情况下,选择历史台风天气图推算法能推算工程区设计波要素,从而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山港京唐港区海域的风、波浪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京唐港区建设过程中从港区附近海洋站收集的历史风速、风向、短期波浪观测资料和对上述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港区附近的风、波浪等动力条件及其分布特征,并根据历史天气图推算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波浪,分析设计波浪要素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杨树森  韩西军  阎勇 《水道港口》2005,26(3):134-138
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工程海区的潮汐、潮流、风、波浪、含沙量及底质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潮流和波浪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方法,对不同建港方案的年淤积量及一次大风天气情况下悬沙和推移质泥沙淤强分布和淤积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就该工程对渔港泥沙淤积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实测波浪谱在SWAN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CMP提供的寒潮大风天气风场数据,分别运用实测波浪谱和JONSWAP谱的SWAN模型对江苏沿海北部波浪场进行模拟,发现采用实测谱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模拟出的波高随时间变化过程更吻合。应用实测谱对工程区域进行波浪场推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加油船的结构、使用特点,对海上加油过程中船舶的受力进行分析,仿真研究加油船稳定性与极限风速及浪速之间的关系,确定安全加油过程的极限风速及浪速,为恶劣天气下的加油提供指导及建议,对规范供油船行业行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津港外航道水动力条件及工程泥沙淤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利用风浪潮流泥沙数值模型对开挖深水航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近年来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结合本项研究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模计算提供参数;建立了多重嵌套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正常天气下工程实施前、后的海域潮流场分布情况;建立了海域风浪过程计算模型和泥沙运动模型,将波浪、潮流、泥沙模型耦合,计算了在年均含沙量的风浪条件作用下所造成的回淤情况,给出了航道建成后的年淤积分布情况。提出了天津港南、北防波堤延伸到16 0后的航道的淤强分布特征,从泥沙方面为航道的开挖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比斯开湾是世界著名大风浪区之一。强大的西风环流、冷空气和气旋活动频繁以及独特的地形,形成了季节性狂风恶浪,为来往于直布罗陀海峡—多佛尔海峡航线的船舶带来威胁。只有准确预报该海域的天气状况,采取正确航法,才能安全驶过这一险恶海域。  相似文献   

20.
The wrack or the ship out of control will drift with flow.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rive the ship is flow current which moves circularly in tidal area.The wrack from same place always drifts in different ways if the start time is different.So,during the ship drifting period,the drift trace is also determined by both wave and wind forces.The drift direction is limited by water depth which must be deeper than ship draft. These marine structures that can not afford the hit of wrack or will destroy the wrack must be well considered when they are placed near harbor and waterway or other water area with ship running.The risk zone should be consulted according to tid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o protect structures and ships in necessary.A method is presented here to simulate the risk zone by 2D numerical hydraulic model with tidal current,wave,wind and water depth considered.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built early-warning and protect system for special marin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