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中通道陆域主线引桥上部结构为跨度40m预制混凝土箱梁,等宽段单柱墩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截面形式为倒梯形,尺寸为19.5m(长)×2.5m(宽)×3m(高)。盖梁施工采用在墩身上预埋钢棒、牛腿,安装三角托架作为支撑,钢筋在预制场绑扎成型,整体运输至墩位,由100t履带吊机吊装至墩顶,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拌合站搅拌后,运输至现场,采用汽车泵浇筑。三角托架采用HM488型钢制作,地面拼装再整体吊装,拆除时采用分块整体拆除倒用;钢筋采用部品整体预制、整体吊装,既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舟岱大桥70m跨非通航孔桥长12.32k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预制空心薄壁墩、现浇承台、钢管桩基础。预制墩采用C45海工混凝土,高11.29~49.67m,根据桥面高程不同,墩身分为4类整体或分节预制,共694个节段。墩身预制施工中,墩身外模采用液压自动开合模板;墩身标准截面的水平钢筋网片采用机器人焊接;墩身钢筋骨架采用水平匹配绑扎和竖转翻身吊装对接技术;分节墩身交接面采用高精度专用模板匹配压模施工技术。墩身与承台连接时,墩身与承台之间采用橡胶防水带+环氧砂浆封闭的止水方案;墩身内腔混凝土分2层浇筑,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墩身节段间采用自锁式预应力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承台墩身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熙冬 《桥梁建设》2014,(2):107-111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浅埋式预制墩台结构,墩高19.143~42.974m,承台尺寸为15.6m×11.4m×4.5m;预制承台及其底节墩身最高18.5m,最重2 370t;墩身采用矩形空心墩结构;承台及墩身分别采用C45、C50混凝土。该桥承台、墩身采用整体预制施工,在自动化钢筋加工车间利用数控钢筋弯曲机加工钢筋,经验收合格后运输至场内指定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安装,承台钢筋绑扎后整体横移至预制台座上,墩身钢筋通过龙门吊机整体吊装插入承台钢筋,安装模板,进行承台、墩身的一次性整体浇筑,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将承台、墩身横移至存放台座完成预制。目前,已完成32个桥墩的承台、墩身的工厂化预制施工,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公路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为达到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的要求,江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预制梁场在钢筋绑扎胎架上进行钢筋绑扎,简化了钢筋绑扎程序,降低了劳动成本,使钢筋骨架安装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钢筋制作安装的工厂化,提高了预制梁场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摄乐大桥主桥为(30+2×150+30)m的空间交叉索面异型独塔斜拉桥,桥塔横桥向为"Λ"形,无横梁,高113.8m,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模板现浇施工,中、上塔柱为钢结构,采用大节段整体吊装施工。在该桥塔柱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下塔柱锚固钢筋采用"劲性骨架+定位板"进行精确定位;在内倾式混凝土下塔柱两肢之间建立支撑桁架对塔柱进行支撑,空间曲面模板外侧横肋取直,与支撑桁架支撑面相适应;钢-混结合段采用定位支架进行精确定位,在支架顶部设置定位孔,在钢-混结合段底部设置变径销轴;钢塔在工厂分节段制造,现场组拼成大节段,利用D5200-240塔吊进行吊装,塔吊扶墙与塔柱第2道横撑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实现快速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5,(11)
分节式预制墩身采用预应力高强螺纹钢筋干接缝装配化对接施工设计为国内首创工艺技术,介绍装配式分节预制墩身干接缝结构设计、足尺模型接缝匹配试验、吊装及高强螺纹钢筋接长施工技术。试验研究表明,节段间匹配缝密合良好,缝隙宽度均小于5mm;75mm高强螺纹钢筋对接张拉工艺可操作性强,接缝处预应力管道密封良好,管道压浆不漏浆。分节式预制墩身干接缝工艺技术能有效避免湿接缝工艺所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并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先利用800 t浮吊将结合段钢梁吊装至钢管滑移支架,并利用滑移系统将其滑移至起吊位置;然后利用2台3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采用双悬臂法对称吊装钢梁,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纵向、轴线及标高调整;钢梁精确定位后进行临时锚接及钢梁环口精确匹配,利用支撑锁定支架进行钢梁临时锁定;钢梁锁定后绑扎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钢-混结合段施工。  相似文献   

8.
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共有φ3.8 m钻孔桩130根,钢筋笼骨架长度为104.90~110.90 m,单根最大重量达82 t。钢筋笼制作采用现场长线法,在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后,按照单根钢筋12 m的定尺长度在台座上使用胎模制作,钢筋主筋连接采用镦粗直螺纹接头,其余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钢筋笼制作成型后,在其内侧圆周布置声测管、压浆管,在其外侧焊接定位钢筋和吊环。  相似文献   

9.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梁宽46 m(含风嘴),主梁共划分69个节段,标准段长18 m、最大吊重约429 t,采用桥面吊机双悬臂吊装。由于钢箱梁节段自重大、宽度较大、横桥向竖向刚度较小等,在桥面吊机悬臂吊装过程中,会出现钢箱梁匹配面高差过大(最大约63 mm)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实现梁段精确匹配安装,提出3种钢箱梁吊装匹配方案:“门架+拉索”方案、“牛腿反力架”方案、“一字梁锁定+C形焊缝+部分张拉斜拉索”方案。经有限元仿真分析综合比选,最终选择“一字梁锁定+C形焊缝+部分张拉斜拉索”方案。该方案以箱梁竖腹板为定位点,提前焊接一字梁,采用法兰连接后锁定待拼梁段,部分焊接拼接面内箱梁形成C形焊缝;通过提前挂索并张拉部分斜拉索,减小匹配面已拼梁段横桥向竖向变形,达到箱梁匹配要求。施工中采取了匹配高差调节、局部应力控制、拼接缝宽控制等关键技术,最终将该桥钢箱梁匹配面高差减小至9.8 mm以内,钢箱梁局部应力可控,斜拉索初张过程中钢箱梁应力增量小于10 MPa,且各箱梁节段拼接缝宽可控制在1 cm以内。  相似文献   

10.
钢筋骨架的制作质量是桥梁工程质量的关键。以宁波象山某高速公路新桥连接线工程为例,介绍了钢筋加工厂地坪施工、功能分区,钢筋骨架胎架制作、加工制作、运输和吊装等施工技术要点。通过改变传统钢筋绑扎施工工艺,采用钢筋骨架工厂化制作和整体吊装施工工艺,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张国浩 《世界桥梁》2012,(2):13-15,37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三塔悬索桥边塔为门式C50混凝土结构,塔柱高165.3m,分37个节段施工,第1节段高4.7m,第2~36节段为标准节段(高4.5m),第37节段高3.1m。1~3节段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4~37节段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塔柱施工关键技术有:劲性骨架制作及安装,主筋吊装,钢筋定位,钢筋保护层控制;模板间错台控制,模板拉杆设计,模板精确定位,混凝土面局部凹凸不平控制,上、下2节段混凝土面接缝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输送、布料、振捣及养护。实践表明,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面局部凹凸和新老混凝土错台等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研制的混凝土多溜槽系统成功解决了混凝土布料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济南凤凰黄河大桥主桥采用三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70+168+428+428+168+70)m,桥宽61.7m,主缆中跨垂跨比为1/6。为兼顾受力和美观,中、边塔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因桥面和地面标高不同,中、边塔构造不完全相同。桥塔采用横桥向A形、顺桥向I形的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混合塔方案,中塔高126.0m,边塔高116.1m。塔柱底节段为钢-混组合结构,其余塔柱节段采用钢结构,塔柱为单箱三室截面。各桥塔两塔柱之间横桥向均设置上、下2道横梁,横梁采用钢结构,为单箱单室截面。中塔采用塔吊吊装、边塔采用履带吊吊装。对桥塔进行静力、稳定及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城市桥梁的景观和功能等要求,杭州湾大道跨十塘横江桥设计为交叉式独塔斜拉桥。主桥采用(33+42+51+44)m独塔斜拉桥,桥面宽40.5m,在边跨、主跨各设1个辅助墩,形成四跨一联的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六室箱梁;相互交错的大、小钢拱圈构成桥塔,大、小塔柱顺桥向倾角为10°,钢拱塔与混凝土塔座之间设4.5m高钢-混结合段;斜拉索采用扇形空间双索面布置,塔上采用销轴式锚固。桥塔采用分节段吊装施工,主梁采用分节段支架现浇施工。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为11联双幅85m连续组合梁桥,基础采用钢管复合桩,承台及墩身采用预制拼装结构,承台深埋于海床内,上部结构采用组合梁结构。桥位处地质复杂、环境恶劣,利用"小天鹅"号运架双体船搭载整体导向架系统,实现复合桩基础钢管三次定位,精确控制钢管插打;承台+底节墩身整体预制时钢筋按4个模块分别绑扎,组拼成整体后应用自动化开合模板浇筑混凝土,并采用裂纹控制技术及防腐措施;承台+底节墩身预制构件采用"小天鹅"号运架一体船运输、起吊下放进入锁口钢套箱围堰内,通过复合桩桩顶三向调节装置精确定位安装;组合梁的钢梁在工厂加工成板单元后,船运至中山预制场进行整孔组拼,混凝土桥面板采取纵向分块、横向整幅预制,二者结合成组合梁后由"天一号"运架一体船逐片吊装。  相似文献   

15.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常通过配置环向预应力束的方式来抵消斜拉索强大的索力作用。为得出索塔锚固区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形式,以沭河景观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4种不同的环向预应力布置形式,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塔三节段模型进行分析,以开裂均衡性系数、应力分布为判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环向预应力筋横桥向开口布置远优于顺桥向开口布置;环向预应力筋横桥向开口布置中,双层"U"形筋优于单层"U"形筋,但其钢绞线用量多;横桥向开口交替布置"U"形预应力筋是最合理的布置形式。沭河景观大桥索塔锚固区采用了最合理的环向预应力布置形式——横桥向开口交替布置"U"形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16.
王希勇 《公路》2023,(1):199-203
超宽钢箱梁结构由于其横桥向尺寸较大,节段在施工过程中沿横桥向变形明显,尤其在节段悬臂吊装期间变形会直接影响相邻节段能否顺利焊接。为了对超宽钢箱梁在吊装过程中的变形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以阜裕大桥为依托,对超宽钢箱梁斜拉桥吊装变形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超宽钢箱梁吊装变形的分布规律,及桥面吊机支点位置的影响,并对节段变形进行控制与调节的措施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桥面吊机支点在横桥向位置应尽量靠近拉索区域布置,在此基础上,对变形差较大的局部位置采用千斤顶辅助调整,可较好地控制相邻节段在吊装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差。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表明:节段实际变形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形成的变形控制方法可为同类型超宽钢箱梁的吊装变形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采用单桩独柱型桥墩,墩身由底节圆柱形直线段和顶节双向展开段2部分组成,墩身高度为17.105~42.185 m。桥墩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模板内贴透水模板布,墩身浪溅区(标高+9.0 m以下)钢筋采用环氧涂层钢筋,同时混凝土掺加复合氨基醇类多功能活性钢筋阻锈剂。介绍桩与柱连接施工、墩身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控制、环氧涂层钢筋施工、透水模板布施工、阻锈剂施工、保护层控制等关键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装配式桥墩钢筋无需绑扎或焊接、施工快速、钢筋定位要求低,且适用于束筋布置,成为一种较好的连接形式。该连接形式目前包括3种连接形式:扩头式、类承插式和环缝式。结合该连接形式中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受力和施工要求,列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和相应的测试依据。该连接形式的设计理念为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段的安全度大于预制段,即破坏发生在预制段。设计目标为在静力、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强度设计理论和延性设计理论进行验算,并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应变应小于极限拉伸应变(2000με)。标准设计案例表明,对于环缝式连接形式,墩身截面尺寸为2.2 m×1.5 m,墩高10 m、超高性能混凝土壁厚350 mm时,满足预定设计目标,构造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云南红河特大桥主桥采用单跨700m的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整体式流线型扁平钢箱梁结构,共59个梁段,标准梁段长12m,最大梁段重144.3t。针对桥址区地形陡峻,加劲梁节段运输、吊装难度大等难点,采用缆索吊机吊装加劲梁,缆索吊机跨度布置为(315.2+700+166.1)m,额定吊重160t;设计一套自动化旋转吊具调整加劲梁的方位,以满足吊装纵移空间的要求;斜拉扣挂式墩旁起吊平台由桥塔下横梁墩旁托架、先吊装的端部2个梁段及斜拉扣索组成。端部梁段采用缆索吊机结合纵向牵引荡移装置倾斜吊装;其余梁段利用斜拉扣挂式墩旁起吊平台垂直起吊,从跨中往两岸对称吊装,梁段间采用"全铰法"进行临时连接;合龙段位于两端,利用设于墩旁托架上的三向千斤顶调整对接。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基础布置形式对桥梁静、动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一座55跨不同墩高的双线简支梁桥,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对比2种基础自身刚度差异和基础-墩组合刚度差异,及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和车-桥耦合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基础刚度后所得基础-墩身组合刚度较墩身刚度下降明显,横桥向刚度下降尤其显著;基础刚度对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影响有限;车辆通过桥梁时,车辆动力响应对桩基础布置形式的差异不敏感;基础刚度对桥墩顺桥向振动幅值影响较小,对桥墩横桥向振动幅值影响较为明显.在高速铁路上,应当考虑基础刚度对桥梁横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