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车路协同是汽车与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车路协同环境建设和推广也成为先导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车路协同系统利用无线通信、传感器检测、高精度地图定位、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众多技术来获取车辆和道路信息,在实现人、车、路充分协同的同时,从而达到主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最优化利用系统资源、缓解交通拥挤的目标,形成安全、效率、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先导区一般选址在车流量大、道路环境复杂、附近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先导区内汽车智能与网联化测试、V2X场景实现均需要借助于车路协同系统环境。本文介绍了先导区道路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涵盖的技术,以及实现的功能和信息服务场景,并从车端、路端给出了相应场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的模型有着详细的建筑信息,但重点为个体建筑信息管理,难以实现区域性建筑群空间信息管理。针对道路对于空间信息要求高的特点,以BIM和3S技术为基础,引入道路信息模型(RIM),实现道路宏微观相结合的道路可视化表达。该文重点论述了道路信息模型参数化构建技术,实现了道路信息模型快速构建。  相似文献   

3.
近日,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车研")在重庆市永川区承建的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测试系统技术服务项目,顺利通过百度公司和业主单位的验收. 该项目是永川区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交通流量密集、道路场景丰富的两个交叉路口和一条双向十车道道路,由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场景库生成系统、车路协同规模测试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等模块组成,具备全年不间断典型场景采集、C-V2 X消息实时转化、车路协同场景可视化回放、真实车辆与虚拟车辆可动态交互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科超  王珏  朱秀玲  孔小勇 《公路》2022,(4):287-291
基于BIM技术,以我国典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BIM建模标准、BIM分类及编码标准,规范了BIM技术在改扩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运用BIM三维模型可视化、虚拟仿真等技术模拟复杂交通条件下,互通立交拆除、导改、保通等施工方案,为优化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保障通行能力提供了可视化依据;构建了改扩建工程建设期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施工期业务管理数据与BIM模型的实时联动,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协同管理;通过BIM引入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期的管理水平,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又有新举措了。日前,京津冀三地协同出台条例,加强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的防治。今后,重型柴油车超标排放将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也将纳入监管范畴。三地制定相对统一的规范,有利于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针对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新形势,日前闭幕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由传统的二维平面逐渐向更复杂更具创新性的三维立体化、多专业化融合方向转型,这给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道路工程设计中,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优势,阐述了运用BIM+VR技术进行道路平、纵、横协同设计,以及对地形、道路整体三维建模及成果可视化展示的实现方法,并应用自主开发的交互式道路VR仿真平台,在重庆市陈家阁立交和春华立交市政设计项目中进行了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曹峰杰  蔡健 《公路与汽运》2020,(2):69-71,77
针对传统公路设计模式存在的专业协同性差、反复工作量大、方案调整频繁、易遗漏等问题,利用Civil 3D等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对G319瑞金至兴国段公路改线工程一期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设计,搭建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公路工程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BIM技术在道路基础设施全生命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依托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优化和运营维护4个阶段,应用BIM技术对水下隧道、枢纽互通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综合管控。研究表明,BIM平台有效促进了信息交流,提升了工程要素可视化,保障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为实现基于BIM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信息高效协同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7)
本研究结合甘肃省公路管理局互"联网+道路养护平台"建设,向外部提供各类数据接口采集多源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转换形成数据源层,作为道路资产数字化架构的基础。按照业务需求及业务链条进行数据交换,以数据库为支撑进行道路资产各类信息及属性的可视化展示,用于基础数据管理及养护数据的管理,为后续养护平台科学决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如何准确快速而有效地进行道路基础设施可视化数据采集成为道路管护的基础。本文结合近年来无人机和移动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种融合无人机影像和地面移动采集影像进行道路基础设施3D数据采集的新方法,经初步实验可满足道路基础设施数据的采集要求,可提供丰富的可量测的3D影像和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桥梁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不同阶段信息转移遗漏和难以共享的问题,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电脑端的WEB应用系统、智慧沙盘和移动智能终端APP 3种可视化交互方式。设计阶段,对全线桥梁进行参数化BIM建模,并建立桥梁周边环境三维实景模型,在BIM中集成桥梁结构分析结果数据。施工阶段通过统一的构件编码串接项目信息、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人员物资机械、施工监控等信息,实现各方的协同管理。运维管养阶段,在BIM模型上集成了设计、施工阶段与运维管养相关的关键信息,对健康监测和巡检管养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公路运营管理及公路网综合服务水平,在分析公路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全可视化三维数字公路地理信息平台架构及其应用模式。首先针对公路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给出了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测量模型,结合公路应用实际,设计了基于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线性参考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公路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数字公路体系架构。再次,提出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数字公路平台上的资产管理、养护管理和路政巡查、应急救援、出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模式。最后,以宁波数字公路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例验证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数字公路架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1)
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三维可视化方案;讨论了病害属性与显示属性的匹配问题;开发了基于WebGL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了对裂缝和其他局部病害、构件损伤程度等病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并以三维可视化化入口形式实现对图文信息的查询。本文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桥梁养护信息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智慧运维平台已成为保障综合交通枢纽健康运营、改善运维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基于虹桥枢纽数字化、智慧化运维目标,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枢纽的设施设备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实现运营管理、停车场管理、智慧养护、能耗管理与资产管理五大功能,提升设备监控与诊断能力与设施设备智慧管控能力、提高运维响应速度与业务协同水平。为后续枢纽运维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5.
卢钢  张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3-165,M0019
B1M技术正向应用在国内市政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云雾山路下穿隧道工程采用B1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型参数化及自动出图,协同道路、管线、结构等专业进行合模,获得项目正向设计信息流,为该项目的BIM全生命周期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喻沐阳  斯文彬 《交通科技》2020,(1):40-44,72
针对公路工程对于空间信息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以BIM技术为支撑。采用Civil 3D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并在Infraworks中进行公路平、纵、横协同设计。通过将设计成果导入鸿业路易软件进行模型精细化设计,并建立公路工程参数化信息模型,在经过专业校核后,开展建筑界限和驾驶视距分析,实现了设计成果的自动化出图和可视化技术交底。  相似文献   

17.
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锌砂 《中国公路学报》2007,20(6):31-35,42
基于公路CAD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出高性能、高扩展性的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讨论了地形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地表三维建模、道路三维建模、道路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实时整合、景观及附属设施三维建模、高效的场景管理、地形层次细节模型等功能设计与软件实现技术,并采用设计模式设计了类之间的组织模型,利用C 和DirectX 9.0c开发了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原型系统。最后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现了实时三维可视化手段对公路设计过程的支持以及对设计成果进行实时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陶建军  王荡  于长海  王烨人  贾兴利  陈星澎 《公路》2021,66(12):154-158
以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绍兴金华段某节段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通过分析箱梁断面类型构建了节段典型断面类型模板库,运用参数化建模技术,构建了整联桥上部结构节段梁三维精细化外框BIM模型,并完成了节段梁几何属性和通用属性信息的定义.通过云平台技术,将BIM模型导入搭建的可视化云平台中,实现了模型的三维自由浏览,同时将节段预制施工信息与平台模型进行关联,为项目施工管理提供参考,以实现项目施工协同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对公路运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养护手段普遍存在资料不全、低效,数据共享难的问题,本文结合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和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法,将公路资产管理与养护集成到三维可视化平台,同时基于BIM模型,提出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为公路资产管理、道路养护管理等提供管理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02,(7)
为实现国家“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立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将建设“河北省全球卫星定位 ( GPS)信息公众网”。该网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 GPS)、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 GSM)、数字地理信息技术 ( GIS)、数据库技术等 ,向社会公众提供实时直观的相关车辆以及其他业务需求的网络化、可视化、系统化的服务网络。使用该定位系统可实现全省各种车辆等移动物体及其他固定物体的各种卫星定位信息传递、具体位置的确定 ;还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