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20 km/h货车提速综合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雷  王新锐 《铁道车辆》2007,45(8):27-34
我国提速综合试验既是对列车在提速条件下对线桥设备(包括钢轨、轨枕、道岔、路基、路桥过渡段和桥涵等)的动力作用的试验,又是对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的一个充分的验证性能试验。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我国提速综合试验的测试线路、试验车辆、运行特点和测试数据,对我国综合提速试验中120km/h货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了我国120km/h货车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轨道车辆装备的服役环境也面临着更复杂的变化。文中根据轨道交通车辆风源装置主要部件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各部件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耦合成风源装置的系统模型。以各部件参数作为系统模型的计算输入条件,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理论模型研究了环境大气压力、温度、湿度对风源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以环境较为恶劣的青藏线铁路为例,计算了车辆风源装置的性能随车辆沿青藏线行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风源装置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A型地铁车辆轴重达到17 t,超过标准的要求。标准对车辆轴重限制主要基于当时具体情况(速度、载重等),随着地铁技术的快速发展,轴重已经成为制约地铁车辆性能提升瓶颈。研究了相同结构下2种轴重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该型地铁车辆型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发现2种轴重车辆稳定性、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等指标相差较小,且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此外通过现场型式试验发现轴重17 t地铁车辆对应的动力学方面都具有较为优秀性能指标,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分析结果表明:2种轴重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基本一致都达到设计要求。在兼顾车辆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轴重限制放宽到≤17 t是合理并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轴重相同条件下,车辆相关结构参数及悬挂参数变化对独立轮对型式轻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特性,特别是研究通过曲线时的轮轨作用力、脱轨系数、摩擦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车辆乘坐舒适度指标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向重载化方向发展,车辆重心高度将产生大范围变化。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严格限制重车重心高度,当重心超过2000mm时,车辆要限速运行。在满载条件下,我国铁路现有的罐车实际重心高度普遍接近或高于2000mm。现以GQ70为例,采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重车车辆模型,分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重心高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速度越高,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越大,当车辆重心高度在1800mm到2600mm范围内变化时,对横向动力学性能及安全性影响较大,对垂向及轮轨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转K2型转向架弹簧两级刚度转换点的刚度非线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N17AK型平车为研究对象,利用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UM建立了动力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和线路动力学试验结果都表明,N17AK型平车空车、半重车、重车工况下的各项动力学性能考察指标都在GB/T 5599—1985规定的范围内;N17AK型平车在半重车工况下的各项动力学性能考察指标均没有出现脉冲式的变化,即弹簧刚度转换点对车辆动力学性能不会产生脉冲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提速货车动力学性能综述(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王新锐  孙蕾 《铁道车辆》2008,46(2):8-12
4 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可靠性试验的动力学性能分析重点在于车辆运行一定里程后的动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因为第二阶段可靠性试验还处于开始阶段,只进行了初始动力学性能试验,没有足够的里程,所以只以第一阶段21 t轴重车辆可靠性试验为例进行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电机初级和次级之间会产生纵向、垂向和横向3个方向上的电磁力,三向电磁力的作用有可能对车辆运行的动力学性能造成影响。针对电磁力的作用原理及特点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控制模型,在SIMPACK中建立了车辆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两者间的联合仿真,分析电磁力对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电磁力对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影响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9.
车辆运行过程中,当轴箱弹簧突发断裂故障,会造成动力学状态和性能突变,一系悬挂刚度突然减小,暂时失去承载能力,会威胁车辆行车安全。结合整车的动力学仿真,建立了轴箱弹簧断裂过程的力学模型,对整个断裂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了轴箱弹簧突然断裂工况下车辆动力学性能变化,分析了轴箱弹簧断裂条件下车辆直线行车安全性以及曲线通过安全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箱弹簧突然断裂导致一系悬挂刚度剧变,引起轮轨垂向力先减小后增大,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等参数增大直至超限,但对轮轨横向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路罐车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以及在AAR标准点头、浮沉和扭转、侧滚等激扰线路作用下动力学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旁承刚度和阻尼对罐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车辆回转阻力矩相近的情况下,旁承刚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在扭转、侧滚激扰线路条件下,装用不同刚度旁承的车辆共振区域略有不同;总体上,采用设有阻尼的小刚度旁承对车辆运行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分析了青藏铁路低温、低气压的环境对制动系统的影响,并以试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青藏铁路制动系统的安全运用提供参考。提出应通过进一步试验获得适合高原铁路制动操纵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与刚性轮对车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GB/T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弹性车轮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青藏铁路安全行车的冻土温度特性及其测试问题,对比国内外的冻土研究方法,设计含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检测系统。选择高精度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与布置测试点的深度和间隔,通过下位机定时的地温数据测试、保存与发送,实现地温数据的采集,并采用上位机的接收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完成地温参数变化的描述与分析,可为冻土面的铁路工程设计提供数据依据。同时,以青藏铁路某两断面地温检测为示例,将系统应用于地温断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中,描述冻土的状态对该段青藏铁路的影响。自动检测系统将为青藏铁路的安全与长期稳定运营提供重要的冻土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何伟  刘清华  申博 《中国铁路》2021,(2):141-145
青藏铁路沿线多处区段常年多风,导致安装在铁塔高处的长焦摄像机产生抖动引起图像模糊,因此使用的长焦摄像机应具有防抖功能。而多个摄像机、镜头等生产厂家,均无法提供其电子防抖性能的具体参数指标,或无法给出光学/机械防抖性能参数指标来源。通过提出采用SURF算法提取匹配图像的特征点,介绍算法原理和算法实现过程,并开展算法验证和试验分析,得出大风天气条件下,青藏铁路沿线室外摄像机主要抖动频率区间为2~10 Hz。研究成果对标定摄像机的防抖性能指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水害类型,结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设计实例和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病害处理原则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冻土及多年冻土进行了阐述,然后联系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分析入手,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各有不同,但对青藏铁路今后的运营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研究结论: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应针对多年冻土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营期对路基、涵洞、隧道和桥梁等铁路工程建筑物采取合理防护,从而确保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正常运营,从根本上抑制变形、裂缝等水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青藏铁路引进的道岔融雪设备,从气候特点、管理模式以及节约能耗的角度,分析探讨了目前融雪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优化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影响冻土区道路工程稳定的技术难题,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总结等研究手段,对运营后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的特征及沉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改善地基多年冻土环境和优化桥头路基防排水系统等措施对桥头路基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施工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青藏铁路施工人员健康监护制度,是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藏铁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施工人员众多,健康监护信息庞大,采用常规的手工管理方法很难满足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的需要。为此,依据《青藏铁路施工健康监护技术规定》要求和施工单位的实际需要,研究、建立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监护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汇总统计、报告、维护和共享,实现信息处理的高速高效大容量,为提高青藏铁路施工人员卫生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效率提供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介绍青藏铁路使用的GE公司CTS2轨枕式转辙机,并对现场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