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玉龙 《车迷》2021,(9):48-53
一、从"软件定义汽车"到SOA "软件定义汽车",这可能是在当今智能网联的"风口"下,被"炒"得最火的一个概念了. 为什么这么火? 我个人觉得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以内燃机为核心的传统汽车被新能源智能汽车颠覆的趋势下,软件在产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前车厂卖车,商业模式是"一锤子买卖",从硬件到软件,成本和利润全部都"打包"在车价里.车辆被消费者购买之后,车辆就不再为整车厂创造新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与购买其它商品一样,物美价廉是消费者所求,话说起来简单,做到"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车价格绝对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买车时,每一位消费者都有一个心理上  相似文献   

3.
共享汽车——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自发明以来,改变了整个世界,把人类带入了现代文明的社会.然而,汽车发明百年之后,发达国家已深深感到汽车不仅是"福",也是"祸".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税费过重等等问题无一不困惑着汽车消费.汽车工业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能盲目发展.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作为消费者来说,出行的便利与实惠是永恒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共享汽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市场在2002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市场出乎意料地好,其次,某地京城兴起"建汽车市场热",还有新品牌、新车型大批投放市场,大大活跃了汽车市场,刺激了消费者购车.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营销模式如何变化和发展,引起了业界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轮胎改变一切",这句口号已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一致认可. 随着汽车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制造商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常,轮胎的选择成为其在车辆和公路之间实现其目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闻     
正J.D.Power:逾九成中国消费者优先考虑购买智能互联汽车智能互联技术的发展,正赋能并加速汽车领域的智能驾驶与人机交互。虽然当下的智能互联汽车还只停留在概念和初步探索上,但随着一批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进军智能汽车与智能操作系统,消费者对智能互联汽车正抱有越来越积极的期待。近期,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和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了"2018中国消费者智能互联汽车认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受访消费者未来购买新车时,将会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
汽车市场,变化无常,车价时涨时降,车型日新月异.这对于国内众多汽车消费观念并不成熟的准车族来说,又增加了一条法码.在我看来,汽车消费者在购车时,不仅看好车型、侃好价,更要"瞻前顾后".  相似文献   

8.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07,(10):26-29
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消费者渐渐将汽车消费理性化、品质化,而所有的高品质生活都源自于"安全",汽车安全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C-NCAP的诞  相似文献   

9.
蝈蝈 《汽车与运动》2009,(6):114-116
欧洲人普遍把汽车当作日常的"移动家具",不像我们国内消费者都把它当作除了房子之外的"第二大件"。因此,更多的欧洲人将汽车看作成年人士的"机械玩具",至于怎么设计自己的玩具,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相似文献   

10.
微增长时期,自主品牌更能静下心来回归产品品质提升的规划,正视自身产品缺陷,主动"召回",诚信"三包",以赢得服务口碑,为品牌形象加分. 汽车"召回"与"三包",可增进消费者对负责任的汽车生产商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反过来也是汽车制造商对市场的一种自我保护. 适逢"召回"风与"三包"雨,自主汽车品牌在路上,"风""雨"兼程. 最炫自主召回风 随着年初《召回条例》的正式出台,国内汽车市场也呼应式地卷起了汽车召回的"最炫民族风".在今年一季度发布召回公告的16家车企中,包括6家自主品牌车企,占比高达37.5%.同比201 2年一季度的公告,自主品牌召回车企更是达到了200%的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2018年北京国际车展的现场,给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酷"、"炫",汽车已经成为消费者个性的最直观展现。同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跨越了分水岭,开启了全面取代传统汽车的新时代。从满足需求到瞄准需求早在20世纪90年代,富康、桑塔纳、夏利一统天下,然后是以大众平台化模块化为设计基调的系列车型,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随着中国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运动》2008,(9):8-8
在中国汽车市场,很多厂商、媒体.甚至是消费者都喜欢使用"性价比"这个词来评价一款汽车.时间长了."性价比"就成了大家买车前务必参考的一个要素。当我们深究一下"性价比"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一  相似文献   

13.
根据AutoPartsWarehouse.com 最近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与三年前相比,今天消费者网购汽车零部件时选择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越来越便捷的"how-to"信息的使用,越来越舒适的网购环境,以及越来越多的老龄化车辆都在推动着网购浪潮的发展. 调查还指出,省钱及可以在线货比三家是消费者认为网购的最大优势.在调查网购消费者时,AutoPartsWarehouse.com同时还对3200多家网上汽车配件销售商进行了快照式调查.在这3200多个调查对象中,偶尔DIY消费者和经常DIY消费者的比例不相上下,经常去汽车维修点/经销商处维修的消费者比例不到10%,另外10%是汽车修理工.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说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心脏,那么蓄电池——那个汽车前盖中的黑盒子,就是汽车的肾脏,担负着整辆车"能量之源"的角色。它在车辆启动时,首先为发动机、电机和点火装置供电,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汽车;同时,蓄电池又是车载电子元件的"保护神",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各种车载电子设备和主动安全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并在发动机熄火时直接为电子设备供电。读懂爱车坏情绪随着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多样化,汽车技  相似文献   

15.
新闻     
<正>J.D.Power中国发起公众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调查J.D.Power日前与《环球时报》共同发起了"绿色出行——2017中国公众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和绿色环保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金融投资、饮食穿着、娱乐美容、母婴教育等,而且绿色出行已经进入了"快车道",65%的受访者表示会尽可能采用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朱睿 《北京汽车》2001,(3):41-43
福特、三菱、沃尔沃,此前纷纷召回自己的产品,中国消费者正从接二连三的"汽车召回"中受益.国际汽车巨头带来的召回理念,成了世纪末国内汽车业的焦点新闻.对此,无论业界人士还是消费者的反应都十分强烈.在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大背景下,能否真正做到消费者至上,能否快速和全面实施安全召回,真正维护消费者权益,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国内汽车企业及产品的认同.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汽车召回,中国能例外吗?  相似文献   

17.
朱睿 《北京汽车》2001,(4):33-34
如今,汽车正以其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的目光,特别是进口原装车更以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国人的青睐,企盼买上一辆进口原装车成了国人心头的一份梦想.可当你真买"洋"车时,也许你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进口车,非但没有质量保证,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让你费时费力去维权.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买"洋"车,你得悠着点,小心三分.  相似文献   

18.
一、政策法规方面2007年对中国的车市、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中国的消费者来说,都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汽车经历了5年的洗礼,自主品牌不仅没有被"狼",而是"与狼共舞",变得日益强大起来,自主品牌正逐步成为车市的主角。中国汽车经历了5年的洗礼,正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新宠,中国的汽车市场,同样也成为世界汽车交易的主战场,为全球的汽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林 《北京汽车》2001,(6):21-23
如果要谈及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变迁,恐怕只有业内人士才能够讲得明白,但要是一说起"特许专营、多位一体"的汽车品牌专卖店,恐怕不少关注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都能侃上几句.也难怪,上海通用别克和广州本田雅阁在国内轿车市场所创造的销售"奇迹",不仅使这两种洋品牌成为了几乎家喻户晓的本土知名品牌,而且也使这两种品牌所共同采用的"特许专营、多位一体"的品牌专卖模式,成为了一种知名度极高的汽车销售"洋套餐".  相似文献   

20.
智能座舱将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战场 对汽车产品定位发生重大变化.汽车行业快速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正由供给端的产品驱动向消费者需求驱动转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定义将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向"第三空间"演变,车辆需要更加了解用户需求,汽车智能化浪潮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